杨静
,
李桂艳
,
韩鹏
,
李文竹
,
赵宝纯
,
徐烽
机械工程材料
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上采用热膨胀法结合硬度测试得到加钼和不加钼两种高强度船板钢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观察了相应的组织转变特征,研究了钼元素对高强度船板钢CCT曲线及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强度船板钢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钼后,扩大了其CCT曲线中的贝氏体转变区,并且使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区右移;在相同的冷却速率下贝氏体中的M/A岛数量较多,尺寸较大,分布更加均匀弥散.
关键词:
钼
,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
热膨胀法
,
显微组织
李桂艳
,
刘凤莲
,
时晓光
,
赵宝纯
,
杨静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DP600双相钢压缩变形后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并模拟其热轧生产工艺过程以研究轧制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的影响,进而优化轧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CT曲线上存在独立的铁素体区和贝氏体区,在两区中间存在较宽的奥氏体稳定区;轧制工艺参数对显微组织有明显的影响,试验钢850℃终轧后以1℃·s^-1的冷却速率从750℃冷至710℃后再快冷至600℃卷取所得到钢板的显微组织最优。
关键词:
双相钢
,
动态CCT曲线
,
优化
,
工艺参数
时晓光
,
刘仁东
,
韩斌
,
李桂艳
钢铁研究学报
选择添加铬、钼合金元素的碳、锰、硅系的高强双相钢DP600为研究对象,选择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为研究方法测定了DP600动态CCT曲线,并模拟DP600双相钢热轧过程.采用金相组织观察、织构分析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分析了不同工艺制度下双相钢组织及织构变化规律以及对性能的影响,从中获得最佳组织配比及优化的热轧工艺参数.根据优化的中试结果,进行了热轧双相钢DP600的工业试制.结果表明,试制样品的显微组织为铁索体及马氏体;屈强比均小于0.65,抗拉强度均在600MPa以上;伸长率在24%以上;其拉伸曲线均为连续曲线,无屈服点伸长,具有典型的双相钢特征.
关键词:
双相钢
,
DP600
,
马氏体
,
CCT 曲线
赵宝纯
,
赵坦
,
李桂艳
,
鲁强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4.02.022
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上,进行了钒氮微合金钢在未变形和多道次轧制条件下的模拟试验,通过热膨胀法和金相-硬度法,建立了试验钢的静态和动态CCT图;应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组织和析出相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变形条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了该试验钢的连续冷却相变行为.结果表明,变形促进了铁素体和珠光体相变,在较大冷速下获得了一定量的铁素体组织.同时变形也促进了钒的碳氮化物析出,利于铁素体相变以及组织的细化.在两种条件下,均可获得一定量的贝氏体组织,且在较大冷速下的贝氏体转变开始温度有所升高.
关键词:
钒氮微合金钢
,
热变形
,
CCT图
,
析出相
李桂艳
,
时晓光
,
赵宝纯
,
杨静
,
韩彬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DP600汽车用钢静态、动态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对两种不同工艺制度下的CCT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合显微组织分析,研究了热变形对该钢组织变化规律及性能的影响.变形后的CCT曲线上部向上移动,下部向下移动,变形扩大了铁素体区,缩小了贝氏体区,在铁素体和贝氏体转变区域中间存在较宽的奥氏体稳定区域,为制定其热轧生产工艺制度提供依据.
关键词:
DP600汽车用钢
,
连续冷却
,
静态CCT曲线
,
动态CCT曲线
李桂艳
,
敖列哥
,
张健
,
马惠霞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6.05.005
本文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多轴大变形系统,对管线钢进行了几组不同热变形制度的多道次大应变热压缩试验,配合控轧后冷却速度,得到了1~2 μm的超细晶组织.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及透射电镜分析,研究其微观组织形态、精细结构特征、析出相特征,从中找出不同热变形参数变化对其微观组织的影响及析出物析出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
热模拟
,
多轴变形系统
,
超细组织
刘凤莲
,
李桂艳
,
刘志伟
,
赵宝纯
上海金属
介绍了鞍钢搪玻璃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生产工艺,分析了显微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该钢板具有良好的焊接性、搪烧密着性、抗鳞爆性等综合性能,经多次搪烧处理后力学性能稳定,适合于生产搪玻璃压力容器.
关键词:
搪玻璃
,
压力容器
,
热轧钢板
,
生产
沙庆云
,
李桂艳
,
严平沅
,
熬列格
,
郝森
中国材料进展
采用一种工业生产的Nb-V-Ti复合微合金钢在Gleeble热模拟试验机上研究了精轧后冷却速度(1~30℃/s)和卷取温度(650~550℃)对铁素体中析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1~5℃/s的冷却速度下观察到了10~20nm的相间析出。在650℃和600℃卷取时,随着轧后冷却速度的增加,10nm以下的一般析出数量增多而尺寸减小;而在550℃卷取时,当冷却速度为30℃/s时10nm以下的析出数量急剧减少,这可能与较慢析出动力学有关。在相同的轧后冷却速度下,当卷取温度降低时,一般析出的体积分数增加而尺寸减小,这与析出的热力学驱动力增加有关。
关键词:
冷却速度
,
卷取温度
,
相间析出
,
均匀析出
赵宝纯
,
赵坦
,
李桂艳
,
鲁强
钢铁研究学报
通过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一种钒氮微合金钢道次间隔时间内在奥氏体区变形后的软化行为,采用应力补偿法计算静态再结晶的体积分数,并建立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分析变形温度与间隔时间以及钒的析出物对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于900℃时进行第一道次变形,该钒氮微合金钢很快完成了静态再结晶;在850、800℃变形后的等温阶段,发生了形变诱导析出现象,使再结晶激活能增加,静态再结晶进程受到抑制,导致软化率曲线上出现了平台.
关键词:
钒氮
,
微合金钢
,
软化行为
,
静态再结晶
,
析出
赵宝纯
,
李桂艳
,
严平沅
,
杨静
钢铁研究
利用Gleeble-3800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1种低碳微合金钢的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行为以及终轧温度、终轧变形量对相变组织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在研究的冷速范围内均可得到一定量的贝氏体组织。随着冷速的增加,冷速达到50℃/s时,贝氏体组织由粒状贝氏体逐渐过渡到板条状贝氏体。在较快的冷速下,随终轧温度的降低或终轧变形量的减小,贝氏体转变开始与结束温度均降低,获得的贝氏体具有不同的组织形态。
关键词:
低碳微合金钢
,
形变奥氏体
,
相变
,
贝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