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星形支化丁基橡胶的合成及研究

宋改云 , 蓝林立 , 李树新 , 郭文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采用含双键的低分子量聚合物接枝剂合成星形支化丁基橡胶.考察了接枝剂的加入方式、浓度和加入时间对星形支化丁基橡胶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的影响,研究了合成星形支化丁基橡胶的适宜反应条件,提出了合成星形支化丁基橡胶的反应机理.

关键词: 丁基橡胶 , 星形支化丁基橡胶 , 接枝剂 , 聚丁二烯

利用水溶性聚合物PVP作稳定剂合成CdS、CdSe半导体纳米晶体

王志栋 , 徐自力 , 杨英歌 , 李树新

材料导报

以水溶性聚合物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作分散剂,在水相溶液中制备CdS/PVP纳米粒子.通过控制水溶液体系的pH值或者分散剂含量,实现了纳米粒子从球形到棒状的转变;同时探讨了Cd/S比值变化对纳米粒子结构的影响.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CdS/PVP纳米体系的形貌,并进一步利用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粉末X-射线衍射(XRD)等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CdS , PVP , 原子力显微镜 , 形貌

吡啶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作用

李树新 , 郭文莉 , 徐瑞清 , 武冠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t-BuOAc/TiCl4作引发体系,研究了吡啶(PY)对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活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本聚合体系中加入吡啶,能控制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分子量分布,当PY/t-BuOAc =2时,得到MWD=1.2,(S)n=6750的聚合物,Conv=95%.通过紫外光谱证明了在本聚合体系中生成PY→TiCl4络合物,PY→TiCl4络合物对PIB增长活性末端作用,并提出了络合作用机理.

关键词: 阳离子聚合 , 异丁烯 , 吡啶 , 紫外光谱

二苯胺对TiCl4/CumCl/IB阳离子聚合作用的研究

李树新 , 郭文莉 , 唐卫华 , 孙晓民 , 张志红 , 詹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聚合物的GPC谱图分析及紫外光谱测试,证明了二苯胺在CumCl/TiCl4、DiCumCl/TiCl4和H2O/TiCl4 体系中,既能捕获质子,又能稳定活性中心,当[DPA]达到 0.03 mol/L以上时,碳正离子周围被二苯胺包围,异丁烯不能进入,聚合反应不能进行.提出了DPA在异丁烯阳离子聚合反应中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活性中心 , 二苯胺 , 紫外光谱

异丁烯聚合新催化体系研究Ⅰ.均聚与共聚反应

柯扬船 , 吴天斌 , 郭文莉 , 李树新 , 董鹏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02.013

用苯甲酰氯(BC)/TiCl4引发异丁烯(IB)聚合及与苯乙烯(St)的共聚反应,得到分子量高、分布窄的聚异丁烯及其共聚物,并控制了BC的高活性.对IB均聚及其与ST共聚反应影响因素(体系浓度、残余水、第3组分三乙胺(TEA))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条件为:[BC]=2.6 mmol/L、[TEA]/[BC]=1.0(均聚)和n(TiCl4)/n(BC)=80、[TEA]/[BC]=4.0(共聚),BC/TiCl4/TEA是最佳体系,对水不敏感,可以制备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MWD)为1.5(均聚)和2.0(共聚)的窄分布聚合物(GPC曲线均为单峰).

关键词: 苯甲酰氯 , 聚异丁烯 , 共聚合 , 活性聚合

表面富含羟基的单分散PS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张荣荣 , 徐自力 , 李树新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了提高单分散聚苯乙烯(PS)微球表面的反应活性,用分散聚合法制备聚苯乙烯微球的过程中(反应进行到14h时)加入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功能单体,合成了表面带有适量羟基功能团、粒度均一、表面形貌均匀的单分散功能微球(简称羟基功能微球).运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元素分析(E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羟基功能微球进行表征,并考察聚合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微球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羟基功能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散系数(ε)变小,粒径分布变窄,最后达到稳定;随着HEMA加入量的增加,羟基功能微球的粒径增大,分数系数(ε)变小,粒径分布变窄,当HEMA加入量增加到一定值后两者达到稳定.

关键词: 羟基功能微球 , 分散聚合 , 单分散 , 表面修饰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