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回火温度对690 MPa级工程机械用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蒋长虹 , 惠亚军 , 赵爱民 , 赵征志 , 黄耀 , 李蕾 , 李文远 , 武会宾

材料热处理学报

设计了一种低碳Fe-Mn-Nb-Cu-B系屈服强度690 MPa级工程机械结构用钢,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仪器研究了不同回火温度对实验钢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火温度对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有较大影响,都呈现出先降低再升高再降低的规律.600℃回火时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屈服强度比未回火时增加了145 MPa;并且屈强比和硬度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趋势同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变化规律是相同的.分析认为:回火前后力学性能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与回火后有更多弥散的尺寸在20 nm以下的新的细小(Nb,Ti) (N,C)粒子析出以及发生位错的回复和M-A岛的分解有关.

关键词: 低碳Fe-Mn-Nb-Cu-B钢回火温度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钛微合金化热轧高强钢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

惠亚军 , 于洋 , 王畅 , 王林 , 陈斌 , 李文远 , 焦会立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钛微合金化热轧高强钢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相同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实验钢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出先缓慢上升后迅速上升的趋势;当加热温度相同时,实验钢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呈抛物线规律长大,1150℃加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为:D1150℃=17.1t0.2385,1250℃加热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与保温时间的经验公式为:D1250℃=29.9t0.2916.综合考虑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对实验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影响,并考虑微合金元素的溶解与析出规律,实验钢的加热温度定为1250℃左右,保温时间定为40 min较合适.

关键词: 加热温度 , 保温时间 , 钛微合金化 , 高强钢 , 奥氏体晶粒

闪光对焊焊接380CL钢轮辋焊缝开裂原因分析

惠亚军 , 李文远 , 潘辉 , 刘锟 , 陈斌 , 崔阳 , 吴科敏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11973/jxgccl201610022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闪光对焊焊接380CL钢轮辋焊缝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轮辋焊缝的开裂为脆性开裂,焊缝区晶粒异常长大及焊后冷速较快而产生的粗大魏氏组织是其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优化闪光对焊工艺,降低焊接时焊缝中心高温停留时间以有效控制焊缝奥氏体晶粒尺寸,可以保证焊缝良好的强韧性、避免焊缝开裂。

关键词: 轮辋 , 380CL钢 , 闪光对焊 , 焊缝开裂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微观形貌和氧化动力学研究

惠亚军 , 李文远 , 赵爱民 , 蔡阿云 , 赵征志 , 尹鸿祥

钢铁研究学报

模拟了热轧带钢在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间时,氧化铁皮的生成情况,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对氧化铁皮的显微结构和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轧带钢在不同温度、保温不同时间,氧化铁皮都出现分层现象,临铁层为疏松的FeO,中间层为Fe3O4,外层为Fe2O3,中间层和外层致密;在同一温度下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氧化铁皮厚度呈增加趋势;氧化铁皮形成的网状裂纹是氧化动力学曲线由抛物线规律向直线规律转变的主要原因.该模拟方法解决了精轧过程中无法直接测量氧化铁皮厚度的问题,为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参数控制氧化铁皮厚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氧化铁皮 , 热轧带钢 , 微观形貌 , 氧化动力学 , 模拟

卷取温度对钒微合金化耐候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文远 , 赵征志 , 赵爱民 , 惠亚军 , 黄耀

钢铁研究学报

在实验室制备了钒微合金化高强耐候钢,通过拉伸试验、冲击试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试验钢的组织结构、力学性能以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卷取温度对耐候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卷取温度的降低,试验钢在550℃获得最佳力学性能,晶粒尺寸细小,细晶强化效果明显,但是钒的析出数量减少,析出强化作用减弱。试验钢在550℃卷取时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以及部分针状铁素体,针状铁素体组织以及细晶强化共同作用不但弥补了该卷取温度下析出强化的不足,而且使得试验钢的力学性能有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 耐候钢 , 卷取温度 , 针状铁素体

低屈强比超低碳贝氏体型工程机械用钢的研究

惠亚军 , 赵爱民 , 赵征志 , 李文远

材料热处理学报

设计了一种超低碳Fe-Mn-Nb-Cu-B系屈服强度为690 MPa级工程机械结构用钢,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仪器研究了不同终冷温度对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冷温度对实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具有较大影响,终冷温度较高时以粒状贝氏体为主,终冷温度较低时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在其它工艺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终冷温度的降低,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都呈升高的趋势,延伸率呈下降的趋势.终轧后经弛豫处理、终冷温度为350℃的实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715 MPa与860 MPa,伸长率达到20.6%.分析认为:实验钢的微观组织对其力学性能的变化起着主要的作用,这主要与其贝氏体的类型,组织中M-A岛的数量、大小和形态,还有组织中位错的密度和状态有关.

关键词: 屈强比 , 超低碳贝氏体 , 工程机械 , 终冷温度

生产工艺对690MPa级工程机械用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惠亚军 , 赵爱民 , 赵征志 , 黄耀 , 李文远

机械工程材料

利用控轧控冷工艺(TMCP)及与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相结合工艺制备了690 MPa级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研究了不同生产工艺对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CP工艺和TMCP+ RPC工艺获得的试验钢组织都以板条贝氏体为主,同时含有少量粒状贝氏体和针状铁素体;与单纯的控轧控冷工艺相比,终轧后经弛豫处理的试验钢组织更加细小,因此其综合力学性能更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达到715 MPa与860 MPa,伸长率达到20.6%.

关键词: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 , 超低碳贝氏体 , 工程机械 , 微观组织

终轧温度对热轧高强集装箱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李文远 , 刘锟 , 惠亚军 , 刘晓翠 , 刘杰 , 李正权

钢铁研究学报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1-0963.20150007

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等检测设备,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对高强集装箱用钢的组织、性能及第二相粒子析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终轧温度下高强集装箱用钢的组织均由铁素体和少量珠光体组成,铁素体晶粒度均为13.0级;850℃终轧与890℃终轧相比,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提高32 MPa与26 MPa。理论计算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高强集装箱用钢强度的提高主要是因为850℃终轧时第二相粒子的形核率更高、析出数量更多、粒子间距更小,析出强化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终轧温度 , 第二相粒子 , 细晶强化 , 析出强化 , 形核率

10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加热制度研究

惠亚军 , 潘辉 , 李文远 , 刘锟 , 陈斌 , 崔阳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237

采用OM、TEM和EDS分析技术,研究了10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下保温不同时间时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与微合金元素碳氮化物溶解行为。结果表明,铸坯中存在尺寸与形状明显不同的3类析出物:尺寸大于1 μm的方形TiN粒子;尺寸在500 nm以下的球形、椭球形或方形Nb、Ti复合析出物;少量方形或椭球形TiS或Ti(C, S)析出物。随着温度的升高,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呈现出单调增大的趋势,当加热温度超过1200 ℃时奥氏体晶粒发生快速长大,而析出物数量不断减少、尺寸逐渐增大、Ti/Nb原子比逐渐升高,EDS显示均为Ti、Nb复合析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原始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呈抛物线规律长大,小尺寸的球形、椭球形的析出物逐渐溶解,大尺寸方形析出物数量逐渐增加且棱角变得模糊。综合考虑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Nb、Ti微合金元素的固溶行为和奥氏体晶粒粗化行为的影响,1000 MPa级Nb-Ti微合金化超高强度钢的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1250 ℃和80 min较合适。

关键词: Nb-Ti微合金化 , 1000MPa级超高强度钢 , 加热制度 , 晶粒长大 , 析出物

650 MPa级V-N微合金化汽车大梁钢强化机制研究

惠亚军 , 潘辉 , 周娜 , 李瑞恒 , 李文远 , 刘锟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082

采用OM,SEM和TEM对V微合金化钢与V-N微合金化钢的组织与析出相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强化机制.结果表明,V微合金化钢与V-N微合金化钢的显微组织主要为铁素体与少量珠光体的混合组织.随着卷取温度的升高,V-N微合金化钢的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规律,600℃时获得了最优的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605与687MPa,延伸率为24.5%.与V微合金化钢相比,V-N微合金化钢的铁素体晶粒更细小,平均晶粒尺寸达到4.5 μm,析出相更细小弥散,尺寸在3~50 nm之间,平均尺寸达到8.0 nm,以及更高的位错密度.晶粒细化、析出强化与位错强化是V-N微合金化钢具有高屈服强度的主要原因,其中细晶强化是最主要的强化机制,占总屈服强度的43.05%,析出强化与位错强化对屈服强度的贡献高达34.44%.

关键词: V-N微合金化 , 汽车大梁钢 , 强化机制 , 卷取温度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