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伊恒
,
徐国财
,
李寒旭
,
吕玉卫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在80℃下3%过氧化氢水溶液对质子交换膜氧化作用后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利用热重分析在氮气气氛、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0℃/min 和20℃/min条件下,采用Kissinger、Flynn-Wall-Wall-Ozawa、Friedman和Modified Coats-Redfem方法对膜氧化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TG-DTG曲线显示氧化后质子交换膜分解率达到5%时,最低热降解温度为287.8℃,热分解过程经历两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热分解区间分别在300℃~404℃和374℃~586℃.采用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第一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约为177.5 kJ/mol,第二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约为242.4 kJ/mol.
关键词:
燃料电池
,
质子交换膜
,
过氧化氢
,
热分解动力学
鲁伊恒
,
魏风
,
吕玉卫
,
马双春
,
李寒旭
,
陈明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磷钨酸掺杂改性后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利用热重分析在氮气气氛下和升温速率分别为5℃、20℃和30℃时,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riedman和Starink方法对磷钨酸改性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热失重曲线显示磷钨酸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分解率达到5%和10%时,最低热降解温度分别为173.6℃和284.8℃.采用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改性后膜分解反应受D2机理控制,表现活化能约为163.74 kJ/mol.改性前后膜的电导率(σ)分别为8.34×10-7 S/cm及2.57×10-5 S/cm.
关键词:
燃料电池
,
质子交换膜
,
磷钨酸
,
硅烷偶联剂
,
表面处理
,
热稳定性
鲁伊恒
,
徐国财
,
邵群
,
李寒旭
,
陈晓玲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热重分析(TGA)、Kissinger、Flynn-wall-Ozawa、Friedman和Mocified Coats-Redfem方法,在氮气气氛和升温速率分别为5℃/min、10℃/min、15℃/min和20℃/min条件下,研究了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TGDTG曲线显示该质子交换膜分解率达到5%时,最低热降解温度大于350℃,热分解过程经历两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热分解区间分别出现在340℃~440℃和405℃~600℃之间.采用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第一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55.8 kJ/mol,第二阶段的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77.1 kJ/mol.
关键词:
燃料电池
,
质子交换膜
,
氮气
,
热分解动力学
鲁伊恒
,
魏风
,
吕玉卫
,
刘伟龙
,
李寒旭
,
陈明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纳米SiO2在偶联剂修饰后对质子交换膜的热稳定性及热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利用热重分析(TG-DTG)在氮气气氛中,升温速率分别为5℃、10℃和20℃的条件下,采用Kissinger、Flynn-Wall-Ozawa、Friedman和Modified Coats-Redfem方法对膜SiO2改性后的非等温动力学数据进行了分析.TG-DTG曲线显示SiO2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分解率达到10%和15%时,最低热降解温度分别为392.4℃和429.5℃,比改性前分别提高26.8℃和57.7℃.改性后质子交换膜为一步法分解,分解的温度区间为405℃~550℃,热分解的表观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lnA分别为223.1 kJ/mol和31.63 min-1,分解过程属于一维扩散(D1)机理控制.
关键词:
纳米SiO2
,
硅烷偶联剂
,
质子交换膜
,
热稳定性
,
燃料电池
汪月琴
,
张明旭
,
刘银
,
李寒旭
低温物理学报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微扰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WB2型WB2和AlB2型WB2的带心声子性质,计算了AlB2型WB2的电声耦合作用和超导转变温度.结果表明,AlB2型WB2的电声耦合常数为0.87.电声耦合作用主要来源于B原子振动声子关联模式的贡献.估算得到AlB2型WB2的超导温度为16~22.2 K(取μ*=0.15~0.1时).研究结果表明A1B2型WB2是一类较强的电声耦合超导体.
关键词:
AlB2型WB2
,
第一性原理
,
电声耦合
,
超导体
段锦
,
李寒旭
,
郝华东
,
陶然
硅酸盐通报
以高灰熔融温度长平煤为对象,分别向其中添加单助熔剂CaO、MgO和钙镁复合助熔剂,在高温还原性气氛下,分别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X)研究钙镁复合助熔剂对煤灰熔渣晶体矿物转化过程、微观形貌和微区化学组成的影响,揭示钙镁复合助熔剂的助熔机理.结果表明:添加6%钙镁复合助熔剂(WCao/WMgo=1),可将煤灰熔融温度降至1297℃,且助熔效果优于单助熔剂CaO、MgO;煤灰熔融过程中,离子半径较小的Ca2+、Mg2+容易进入空隙中,引起硅酸盐结构重组,分别形成架状硅酸盐钙长石、岛状硅酸盐镁橄榄石、镁堇青石等;钙长石与镁橄榄石等镁质矿物之间低温共熔体的生成,是钙镁复合助熔剂能够显著降低煤灰熔融温度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钙镁复合助熔剂
,
长平煤
,
煤灰熔融特性
武成利
,
田梦琦
,
陈晨
,
闵凡飞
,
李寒旭
硅酸盐通报
选择低灰熔点神华煤,研究了添加SiO2 、TiO2和Al2O3阻熔剂在弱还原性气氛下对煤灰熔融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方法研究阻熔剂对高温煤灰矿物转化行为和阻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815℃时,煤灰中主要晶体矿物为硬石膏、赤铁矿、石英、石灰和方解石等;添加SiO2、TiO2和Al2O3阻熔剂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神华煤灰熔融温度,但Al2O3效果较好;在还原性气氛下,随温度升高至1100℃和1300℃,添加阻熔剂后的煤灰中的硬石膏、赤铁矿和方解石等晶体矿物逐渐减少,生成的新矿物质方石英、刚玉和金红石是导致煤灰熔融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神华煤
,
阻熔剂
,
矿物转化行为
,
阻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