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德
,
李学锋
钢铁
总结了"九五"时期,太钢不锈钢在产量增加,质量、成材率提高,品种研制开发,工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及下步发展规划等内容.
关键词:
不锈钢
,
工艺技术
,
发展
李学锋
,
王玉玲
钢铁
研究了铝、钒、氮等微量元素对LZW车轴钢奥氏体晶粒度粒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为保证LZW车轴钢坯奥氏体晶粒度符合标准要求,应将钢中酸溶铝控制在适当含量范围;钢中加入微量钒可明显细化奥氏体晶粒,提高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转炉炼LZW车轴钢在高真空度下长时间脱气处理对奥氏体晶粒度不利.
关键词:
车轴钢晶粒度
秦颢
,
杨中元
,
李学锋
,
周贻茹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3.01.022
通过对高硬度耐磨喷涂层与Ni60喷熔层硬度及冲蚀磨损性能的比较,可看出喷涂层的硬质相的显微硬度与喷熔层相当;在冲蚀磨损试验中,当小角度冲蚀时喷熔层是喷涂层的2.53倍,在大角度冲蚀时喷熔层是喷涂层的1.43倍.试验证明,考虑生产成本、喷涂效率及对基体的影响等方面,喷涂层在强化某些零部件上可替代喷熔层.
关键词:
喷涂层
,
喷熔层
,
冲蚀磨损
,
硬度
,
性能比较
李学锋
,
孙媛
,
彭少贤
,
李维敏
,
冯军
功能材料
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单晶硅、云母表面的微摩擦性能,通过选择扫描角度及对分长度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有效的测试光滑材料表面微观静摩擦力的方法.结果表明,新解理云母与探针间的微观静摩擦系数和动摩擦系数均低于单晶硅的表面,但粘附力要大于单晶硅,这可能是由于新解理云母表面带有的电荷易吸收水分造成的.
关键词:
表面
,
微摩擦
,
静摩擦力
,
原子力显微镜
李学锋
,
李正邦
钢铁
对氮在不锈钢熔体中溶解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氮在不锈钢熔体中溶解度随钢水温度降低和铬、锰、钼含量增加而升高,而随着镍和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对AOD炉冶炼不锈钢吹氮合金化工艺控制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指出在AOD炉中氮含量随着钢水碳含量、温度、供氧强度、吹氩强度的变化而变化,该工艺适合冶炼钢种的氮含量小于该钢种在常压下理论氮溶解度的90%,为保证氮成分精度,以小于80 %为宜.
关键词:
Fe-Cr-Ni-Mn-Mo熔体
,
热力学
,
动力学
李学锋
,
李维敏
,
吴文婷
,
胡海峰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671-5381.2007.04.008
原子力显微镜(AFM)被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微摩擦学的研究,利用AFM针尖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来模拟在微摩擦中存在的点面接触的情况.综述国内外研究发现:微摩擦性能受多因素的影响,摩擦力与表面形貌呈现相同的周期性,随表面湿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与表面分子基团类型、相对滑动速度、表面势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
微摩擦
,
原子力显微镜
,
表面形貌
,
湿度
李学锋
,
李正邦
,
董瀚
,
郑文杰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热压缩和热拉伸试验方法,对节镍型双相不锈钢00Cr21Mn5Ni1N的高温变形抗力、高温塑性及高温变形时奥氏体相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在950~1 200 ℃之间变形时,具有良好的热加工性能,钢中奥氏体相量可以控制在适合热加工的范围.
关键词:
00Cr21Mn5Ni1N双相不锈钢
,
热拉伸
,
热压缩
,
热加工性能
李学锋
材料导报
在锅炉防护用涂层材料的研制及其抗高温腐蚀性能和机理的研究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性的工作.在国内首次设计并研制成功铬含量在40wt%以上的新型高铬镍基合金,并将其制备成可供电弧喷涂用的丝材.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制备出新型高铬镍基合金涂层.对其抗高温氧化、抗H2S、SO2腐蚀以及抗热腐蚀的性能和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大气环境下,较高的Cr含量使涂层发生了选择氧化,在表面形成了连续的Cr2O3氧化膜,它对元素的扩散可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2)在SO2/O2(1:4)气氛下,涂层表现出优秀的抗硫氧化物腐蚀性能.发现Cr在涂层中所起的作用为:①形成Cr2O3保护层以抑制元素的扩散;②捕获Ni3S2中的S,从而减少了低熔点共晶体Ni-Ni3S2的出现.(3)在H2S(10%)气氛下,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抗硫化腐蚀性能.发现Cr元素对镍基合金抗高温硫化性能的提高是通过在腐蚀产物内层形成富铬区(Cr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来实现的,该富铬层的存在应能起到抑制涂层未腐蚀部分金属元素向外扩散和腐蚀介质向内侵入的作用.(4)在Na2SO4/K2SO4(7:3)盐膜作用下,涂层表现出优异的抗热腐蚀性能.较高的Cr含量使得该高铬镍基合金涂层位于表面Ni的硫化物下面的部分发生了选择氧化,形成了连续的Cr2O3氧化膜,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腐蚀过程的持续进行.
关键词:
锅炉"四管"
,
高铬镍基合金
,
涂层
,
高温氧化
,
高温硫化
,
热腐蚀
,
性能和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