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峰
,
曲宁松
,
朱增伟
,
李学磊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复合电沉积技术制备了纳米钡铁氧体(BaFe12O19)/钴镍合金磁性镀层,研究了纳米钡铁氧铁颗粒对镀层表面形貌及磁性能的影响和镀液中BaFe12O19颗粒含量、电流密度、镀液温度、施镀时间等电沉积工艺参数对复合镀层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液中加入纳米钡铁氧体颗粒通过优化电沉积工艺可以制备出磁性复合镀层,可明显提高镀层的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以上四种工艺参数对镀层的最大磁能积和矫顽力有明显影响,但影响规律各不相同.
关键词:
复合电沉积
,
纳米钡铁氧体/钴镍合金镀层
,
磁性能
李学磊
,
朱增伟
,
朱荻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12.004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进行镍锰合金的电铸试验.验证了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研磨作用对镍锰合金电铸层的表面形貌、表面粗糙度、锰含量分布及电流效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游离粒子辅助磨电铸技术所制备的镍锰合金电铸层外观光亮平整,表面粗糙度Ra由0.6μm降到0.05μm,晶粒得到了明显的细化,由微米级尺度降低到150nm以内;电流效率由80%左右增至96%;另外,通过调节阴极旋转速度可以改变电铸层中锰含量,随着阴极转速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增加,当超过一定转速时,锰含量开始下降.
关键词:
电铸
,
摩擦
,
镍锰合金
,
游离粒子
李学磊
,
朱增伟
,
朱荻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11.3.013
利用一种新的电铸技术--游离粒子辅助摩擦电铸技术进行Ni-Mn合金的电铸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Ni-Mn合金电铸层显微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游离粒子的辅助摩擦作用和电铸层中的锰元素共同影响着电铸层的力学性能.随着阴极旋转速率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不断增加,且游离粒子对电铸层的摩擦、挤压作用随之加强,电铸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都不断提高;随着电流密度的提高,电铸层中锰含量也不断增加,电铸层的力学性能发生波动.在一定锰含量范围内,随着电铸层中锰含量的增加,电铸层的力学性能也随之提高.中温退火处理后,当电铸层中锰含量较低时,电铸层将会出现再结晶现象,晶粒尺寸增大,其力学性能下降,当锰含量高于0.2%(质量分数),其力学性能要高于热处理前.
关键词:
电铸
,
摩擦
,
Ni-Mn合金
,
力学性能
,
退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