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志
,
李原芳
,
李克安
,
童沈阳
中国稀土学报
报道了钪、钇、镧等三价离子在核酸存在下与8-羟基喹啉(8-HQL)形成三元体系的荧光特性, 对比核酸和稀土离子的种类对荧光发射的影响. 结果表明有鱼精子DNA(DNAfs)>小牛胸腺DNA(DNAct)>酵母RNA(RNAy)的荧光增强顺序; 稀土离子与8-HQL的摩尔比随稀土离子的种类发生变化,与RE3+-8-HQL配合物的摩尔比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稀土
,
钪
,
钇
,
镧
,
8-羟基喹啉
,
核酸
许佳丽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18
利用光散射光谱法研究了高氯酸根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作用. 在酸性条件下,高氯酸根和CTAB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光散射强度增强. 环境水样中的常见阴离子如Cl-、Br-、ClO-3、NO-3和PO3-4等与CTAB单独作用时其光散射强度很弱,而当它们与高氯酸根同时存在时,由于协同作用使体系散射强度发生改变. 以Cl-为例,借助动态光散射测定,初步探讨了体系协同作用的机理.
关键词:
高氯酸根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光散射
,
动态光散射
乐敏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27
对阳离子荧光染料藏红T(ST)在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SHMP)存在时的溶液状态的荧光光谱及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醋酸-醋酸钠缓冲条件下,SHMP使ST溶液发生自聚集,同时因静电作用二者形成杂化聚集体,导致ST的荧光强度和吸光度降低且在476 nm处出现新的吸收峰,但ST的荧光寿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表明SHMP静态猝灭ST的荧光.根据SHMP存在时ST吸光度的变化,建立了一种检测食品添加剂六偏磷酸钠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1.0×10-6~1.1×10-5 mol/L,检测限为3.4 × 10-7 mol/L.方法成功应用于饮料中六偏磷酸钠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6%,回收率在95.0%~104.0%之间.
关键词:
藏红T
,
六偏磷酸钠
,
荧光光谱
,
吸收光谱
冷飞
,
李英
,
甄淑君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577
在pH=1.89 的 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阿莫西林与氯金酸反应生成金纳米粒子,在537和720 nm产生了特征等离子体共振吸收信号,其537 nm处的吸收强度与阿莫西林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据此建立了基于金纳米粒子的等离子体共振吸收测定阿莫西林的方法.在优化条件下(pH=1.89,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0 min),测定阿莫西林的线性范围为2.0×10-6~3.6×10-5 mol/L,检出限为1.3×10-7 mol/L.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阿莫西林的测定,回收率在90.4% ~ 103.2%之间,RSD小于4.6%,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2个厂家生产的阿莫西林胶囊中阿莫西林含量测定,并与HPLC法对比,结果满意.
关键词:
阿莫西林
,
金纳米粒子
,
等离子体共振
李靖云
,
王燚
,
许佳丽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2.00231
根据金纳米粒子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引起的溶液颜色变化,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检测头孢唑啉的色度分析方法.方法线性范围为0.1~5.0 μmol/L,检测限为14 nmol/L.将该方法用于头孢唑啉钠粉针剂的分析,回收率在97.4%~10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1%.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
头孢唑啉
,
氯化钠
,
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
色度法
方静美
,
刘利芹
,
赵希娟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57
研究了铝离子(Al3+)与表面带有大量羟基的荧光碳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当Al3+的浓度在0.2~8 μmol/L时,碳点的荧光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逐渐被猝灭;继续增大Al3+的浓度,碳点的荧光逐渐恢复.借助Zeta电位与动态光散射(DLS),初步探讨了二者的作用机理.Al3+极易结合碳点表面的羟基,拉近碳点之间的距离引起碳点聚集,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当碳点表面的羟基与Al3+完全配位后,碳点表面的负电荷转变为正电荷,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效应,聚集的碳点重新分散,致使荧光恢复.对比Cr3+和Fe3+与荧光碳点的作用,发现它们对荧光碳点只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在高浓度时却未出现碳点荧光恢复的现象,这归因于Al3+易形成两性氢氧化物.
关键词:
碳点
,
荧光
,
铝离子
,
Zeta电位
,
动态光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