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三
,
李凤春
,
曾光廷
,
张欣苑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0.06.001
运用新的铸造烧结技术,在铸钢件表面实现快速液相烧结,原位生成了厚度为3mm的TiC颗粒增强铁基表面复合材料层.研究表明烧结层中由表及里,Ti始终保持较高浓度,而其它合金元素则呈梯度分布.原位生成的TiC颗粒太小为1~6um,其体积分数为25.86%.复合层的组织中还含有铬的碳化物,在重载干滑动摩擦条件下,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
,
颗粒增强
,
显微组织
,
耐磨性
曹中秋
,
李凤春
,
沈莹
,
邓继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三元双相Cu-20Ni-25Co合金在600,700℃、0.1 MPa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的氧化动力学不规则且偏离抛物线规律,氧化动力学曲线由3段抛物线段组成.前期研究的二元双相Cu-25Co合金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氧化后合金表面未能形成活泼组元Co的选择性外氧化,而本研究的Cu-20Ni-25Co合金表面氧化膜外层主要是由CuO组成.紧接着是Co的氧化物层.可见,向Cu-25Co合金中加入Ni后,降低了合金表面形成活泼组元Co外氧化膜所需的临界浓度,促使合金表面在较低Co含量下能形成活泼组元Co的外氧化膜.
关键词:
Cu-Ni-Co合金
,
添加Ni
,
高温氧化
王一三
,
张欣苑
,
黄文
,
李凤春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0.01.016
采用液态表面反应技术,在铸钢件上原位生成厚度为3~4mm的Fe-VC表面复合材料,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研究了该表面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用电子探针分析了表面复合材料中合金元素的分布,在重载干摩擦磨损条件下,Fe-VC表面复合材料显示了良好的耐磨性能.
关键词:
液态反应
,
原位生成
,
Fe-VC表面复合材料
,
干滑动磨损
曹中秋
,
祝溪明
,
代丽
,
付雅君
,
李凤春
腐蚀学报(英文)
doi:10.3969/j.issn.1002-6495.2009.02.028
用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尺寸Ag-50Ni粉末而后热压制得其纳米块体合金,并与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的粗晶Ag-50Ni合金对比研究了它们在含Cl-介质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合金粉末平均粒径约为45nm,真空热压后,晶粒有所长大,但仍为纳米尺度;随Cl-浓度增加,两种尺寸Ag-50Ni合金的腐蚀电流密度均增加,腐蚀速度加快;晶粒尺寸降低后,腐蚀电流密度略有增加,腐蚀速度变快;当极化电位增到某一程度后,两种尺寸Ag-50Ni合金均出现钝化;纳米尺寸Ag-50Ni合金在含0.02mol/L Cl-介质中的交流阻抗谱由双容抗弧组成,其余均由单容抗弧组成,腐蚀受电化学反应控制.
关键词:
液相还原
,
Ag-Ni合金
,
纳米晶
,
腐蚀电化学
曹中秋
,
祝溪明
,
李凤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液相还原法,随后在620 ℃、58 MPa下经真空热压,制备了纳米晶Ag-50Ni块体合金,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镜(SEM/EDX)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其显微组织结构.结果表明,Ag-Ni粉末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体系温度为70 ℃;还原剂水合肼(N2H4·H2O)浓度为2.5 mol.L-1;反应物AgNO3浓度为1.5 mol.L-1;反应物NiSO4的浓度为1.5 mol.L-1;反应体系pH值为8.Ag-Ni粉末平均粒度约为45 nm,黑色无定形形状.Ag-Ni粉末经真空热压后,晶粒尺寸有所长大,但仍保持纳米级尺度.合金致密度很高,由双相组成,显微组织均匀且无Ag网出现.
关键词:
液相还原
,
Ag-50Ni合金
,
纳米晶
,
显微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