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聚硅氧烷接枝与嵌段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

宗建平 , 张庆思 , 李俊英 , 孙海峰 , 于一涛 , 王世杰 , 刘蕴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α-丁基-ω-|3-[2-羟基-3-(N-甲基-N-羟乙胺基)丙氧基]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ω-双[3-(1-甲氧基-2-羟基-丙氧基)丙基]聚硅氧烷为原料,合成了聚硅氧烷接枝和嵌段改性聚氨酯水分散体,考察了改性方法及加料顺序对水性聚氨酯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聚硅氧烷含量相同的条件下,胶膜的耐水性和耐溶剂性,接枝改性试样优于嵌段改性的试样,前加料方式的试样优于后加料的试样.透射电镜显示水分散体中分散相颗粒的形状随聚硅氧烷用量的增加变得更不规则,扫描电镜图片表明,接枝改性的试样相分离程度更明显.

关键词: 聚硅氧烷 , 接枝 , 嵌段 , 改性 , 聚氨酯水分散体

聚氨酯水分散体交联剂的合成及结构表征

张庆思 , 朱晓丽 , 李俊英 , 李鹏 , 张江华 , 李宝海 , 高彦慧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4.11.010

用二乙醇胺(DEA)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合成了含酮羰基的双羟基化合物.该化合物可以作为聚氨酯水分散体的交联剂,用红外光谱法跟踪监测了反应的进程,确定合成条件为n(DEA)∶n(DAAM)=1∶1.01,80 ℃保温8 h.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液相色谱-质谱测定了交联剂的分子量;并对成膜时的酮肼交联反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酮肼交联反应在酸性及含挥发性碱(如三乙胺)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在含有非挥发性碱(如氢氧化钠)的系统中则难以进行.

关键词: 聚氨酯 , 水分散体交联剂 , Michael加成反应 , 酮肼反应

环氧丙烷阴离子聚合及反应动力学

朱叙伟 , 杨鹏飞 , 李俊英 , 李天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用六甲基磷酰三胺作溶剂,叔丁醇钾作引发剂进行环氧丙烷的活性聚合反应,得到分子量分布系数为1.04的聚环氧丙烷,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1H-NMR)表征产物结构,确定了~1H-NMR谱图中各峰的归属;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产物的数均分子量,发现其存在2800的上限;同时,根据_1H-NMR数据计算出反应中的链转移常数,链转移常数的迅速增大是产生分子量上限的原因之一;最后,用在线红外技术研究环氧丙烷阴离子聚合过程,根据吸光度-浓度工作曲线求得聚合反应的活化能为38.0 kl/mol,动力学方程为r=dC/df=1.7×10~3exp(E_a/RT)C(mol·L~(-1)·min~(-1)).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 聚环氧丙烷 , 动力学 , 在线红外

催化剂对二元醇伯仲羟基氨酯化反应的影响

王顺平 , 杨鹏飞 , 赵超 , 李俊英 , 李天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别以甲苯、乙酸丁酯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以三乙胺(TEA)、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作催化剂,进行1,2-丙二醇、1,3-丁二醇与苯基异氰酸酯的反应。用在线红外光谱监测反应过程,研究了二元醇中不同类型羟基的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能够扩大伯羟基与仲羟基的反应活性差异。以甲苯作溶剂、TEA作催化剂时,1,2-丙二醇中伯羟基与仲羟基的活性差异最大,可达11倍左右。在相同条件下与苯基异氰酸酯反应时,1,2-丙二醇、1,3-丁二醇的反应速率相近,两者伯羟基与仲羟基的活性差异也相近。

关键词: 苯基异氰酸酯 , 催化剂 , 二元醇 , 在线红外

催化剂对IPDI的异氰酸酯基选择性的影响

王顺平 , 杨鹏飞 , 赵超 , 李俊英 , 李天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别以三乙胺(TEA)、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DABCO)、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辛酸亚锡(SO)作催化剂,在甲苯溶液中进行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与苯甲醇的反应,对比了IPDI中不同异氰酸酯基的反应活性,并探讨了催化剂、温度等对其活性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TEA、DABCO作催化剂时,IPDI中异氰酸酯基的活性差异并不明显;DBTDL、SO作催化剂时,则存在明显的活性差异,仲脂环异氰酸酯基的活性大于伯异氰酸酯基的活性,而且SO作催化剂时活性差异更加显著。此外,根据不同温度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了各异氰酸酯基的活化能:DBTDL作催化剂时,伯仲异氰酸酯基的活化能分别为62.68 kJ/mol和53.02 kJ/mol;SO作催化剂时,伯仲异氰酸酯基的活化能分别为63.60kJ/mol和57.01 kJ/mol。

关键词: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 催化剂 , 反应动力学 , 在线红外

一种超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2,4-二硝基甲苯的荧光猝灭

王栋号 , 崔月芝 , 李俊英 , 刁礼晓 , 陶芙蓉 , 李天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2,4,6-三甲基均三嗪和甲酰基咔唑、二甲酰基咔唑为原料,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合成了化合物Ⅰ及超支化荧光共轭聚合物Ⅱ,其中Ⅰ可以视为Ⅱ的组成单体.聚合物Ⅱ在常见有机溶剂中有较好的溶解度,其X射线衍射谱图中2θ=24.2°的位置有1个较宽的峰;其吸收和荧光光谱与Ⅰ的相比仅有轻微红移(3 nm),这些结果都说明聚合物Ⅱ分子间没有紧密的π-π堆积作用.聚合物Ⅱ的荧光强度是化合物Ⅰ的2倍.2,4-二硝基甲苯对其荧光猝灭研究结果表明,超支化聚合物Ⅱ具有比化合物Ⅰ更大的荧光猝灭常数(Ksv=95.52 L/mol),表现出了一定的分子导线效应.

关键词: 超支化 , 共轭聚合物 , 2,4-二硝基甲苯 , 荧光 , 猝灭

环氧型有机硅季铵盐的合成及性能

李俊英 , 宋增峰 , 柴淑玲 , 强明明 , 李天铎

功能材料

合成了含有环氧基团的有机硅季铵盐二乙基-2,3-环氧丙基-[3-(甲基二甲氧基)]硅丙基氯化铵(DEEPSAC),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表面性能及抗菌性能,表面张力的测定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很好的表面活性,测得其临界胶束浓度为2.6mmol/L;平板计数实验表明DEEPSAC浓度为0.10%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100%.动力学研究表明,DEEPSAC的合成反应并不符合通常季铵化反应的二级反应规律,反应级数和速率受温度及体系极性的影响,温度较低时呈现阶段反应的特点.

关键词: 有机硅季铵盐 , 环氧基 , 抗菌性 , 反应动力学

反应堆压力容器用锻件不同规范取样位置的差异性

王大庆 , 李俊英 , 李长香 , 张永坤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提高核电设计、工艺、制造、质量管理等人员对ASME规范和RCC-M规范在压力容器大型锻件取样位置差异性的理解,通过分析其在反应堆压力容器锻件中不同取样位置和热处理厚度要求方面的差异,得出ASME规范是通过限制最大热处理厚度及加工余量来控制锻件热处理厚度,而RCC-M规范是通过锻件评定的方法来证明大型锻件的内部质量.不管采用哪种规范,取样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其测定值能真正代表产品的性能,满足适用标准的要求.

关键词: ASME , SA 508Gr.3Cl.1钢 , RCC-M , 16MND5钢 , 锻件 , 取样位置 , 热处理厚度

环氧季铵盐对明胶的阳离子化改性

李俊英 , 沙作良 , 王玉路 , 张文郁 , 杨鹏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9.021

碱性条件下,环氧季铵盐1,2-环氧丙基二甲基十二烷基氯化铵(EPQA)与明胶侧链的伯胺基、羟基反应,得到阳离子改性明胶EPQA-GE,核磁共振(13C-NMR、1H-NMR)及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精氨酸、赖氨酸的氨基以及羟脯氨酸的羟基参与了反应,季铵阳离子基团成功引入了明胶结构中.X射线衍射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明胶的微观相结构受阳离子含量的影响较大,引入的季铵离子越多,EPQA-GE的近程有序度越高.以水和乙二醇为标准液,测定了阳离子化程度不同的EPQA-GE膜的接触角,并应用Owens-Wendt方程计算了表面自由能,结果显示阳离子基团的引入增加了明胶的亲水性,且随着阳离子化程度增加,膜表面的亲水性增强.抗菌实验结果表明阳离子的引入增加了明胶的抗菌性,EPQA-GE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效果优于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性.

关键词: 环氧 , 季铵盐 , 阳离子 , 明胶 , 抗菌

FeS对复合铸铁石墨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

张延京 , 李建平 , 杨忠 , 李俊英 , 陶栋 , 郭永春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在铸造涂料中引入(5 ~40)% FeS,利用FeS的蠕化衰退作用,在蠕墨铸铁局部表层制备1~5 mm灰铸铁.综合运用OM,EPMA和激光热导仪分析了涂料中FeS含量对铸件石墨形态分布规律的影响机理及其对铸件不同部位的导热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FeS含量增大,铸件表层灰铸铁的厚度先逐渐增大直至平衡;从铸件表面到内部,石墨形态由A型逐渐转变为D型,最后到蠕虫状石墨;且残留的S含量逐渐降低,残留的Mg含量逐渐升高,Mg与S形成化合物,降低了铸件表面的残余Mg含量,发生蠕化衰退,形成灰铸铁.从铸件表面到内部相同温度下的导热性能逐渐降低.

关键词: 复合铸铁 , FeS涂料 , 蠕化衰退 , 导热系数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