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东
,
全林斯
,
卢汇洋
,
王栋
材料保护
为了提高电镀金刚石工具的质量,采用脉冲电沉积纳米镍作为其胎体材料.在对其显微结构、晶粒尺寸、显微硬度及抗拉强度的测试基础上,确定了制备工具合适的电镀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恒定脉冲模式下(脉冲导通时间2 ms,脉冲断开时间45 ms),镀层晶粒尺寸随电流密度的上升而明显下降,硬度与强度则显著上升,当电流密度超过8 A/dm2时,抗拉强度开始急剧下降而硬度保持6 kN/mm2 的高位基本不变,当超过12 A/dm2 时,硬度也开始下降.同时得到最大硬度与强度时材料的晶粒尺寸大约为20 nm,由其制出的工具切割使用寿命比普通Ni-Co胎体材料工具高20.2%.
关键词:
电沉积
,
纳米材料
,
镍
,
金刚石
,
工具
卢汇洋
,
黄志伟
,
李立波
,
李云东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4.022
纳米碳管具有优异的力学、物理性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在介绍纳米碳管结构、性能和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总结与回顾了含纳米碳管镀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镀、电镀法)及复合镀层在高硬度、低摩擦因数和低磨损率、高耐磨性、高耐腐蚀性等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复合镀层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针对纳米碳管长径比大、反应活性低、表面曲率大导致易团聚、不易分散这一缺点,还介绍了常用的镀前表面改性等处理方法.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复合镀层
,
化学镀
,
电镀
,
性能
,
应用
张玉碧
,
李照美
,
李云东
,
王丰产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5.02.001
采用传统的瓦特镀液通过脉冲电镀制得纯镍镀层.研究了脉冲参数对镀层微观形貌与显微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形貌为胞状结构;随着脉冲峰值电流密度的增加,胞状结构的尺寸逐渐变小,镀层显微硬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占空比的减小 ,最大显微硬度值对应的峰值电流密度增大,占空比减小到一定值后,峰值电流密度的改变对显微硬度影响不再明显.
关键词:
脉冲电镀
,
镍镀层
,
脉冲参数
,
显微硬度
李云东
,
黄志伟
,
王永田
,
王栋
,
姬少龙
材料保护
观察并分析了金刚石磁性对复合镀层的负面影响.通过对比三种金刚石颗粒(分别经过增磁、退磁和未处理)得到的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发现金刚石磁性对镀层有以下影响:粗化镀层晶粒,使镀层表面起伏不平并出现节瘤和金刚石表面的过度包镶,更为严重的是降低金刚石在胎体中的机械镶嵌状态(颗粒与沉积物之间出现间隙).对金刚石颗粒的增磁和消磁处理可以分别强化和减弱这些危害.根据Lorentz理论,以上现象可以解释为电沉积过程中磁性金刚石和运动阳离子之间电磁相互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复合镀层
,
金刚石
,
微观结构
,
磁化
,
退磁
,
电磁相互作用
王琳
,
黄志伟
,
李云东
,
业红玲
,
孟普
电镀与涂饰
以弱磁金刚石颗粒为第二相,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镍基弱磁金刚石工具.主要工序为:预处理,预镀镍,植砂(镀金刚石),去薄膜,严格的表面处理(包括电解除油、浸蚀、水洗等),补砂,加厚镀镍,开刃.所得金刚石工具中,胎体对颗粒包镶良好,金刚石颗粒分布均匀,尖端露出.切削试验表明,不同界面间的结合力显著提高,与无磁金刚石工具相比,弱磁金刚石工具的切削长度提高了51.8%.
关键词:
弱磁金刚石
,
电镀
,
金刚石工具
,
切削性
,
结合力
张玉碧
,
李照美
,
李长荣
,
李云东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9.006
为了提高镍沉积层的显微硬度和抗拉强度,采用传统的Watt镀液通过脉冲电沉积制得纳米镍沉积层.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方法分析了沉积层的表面形貌、织构和晶粒大小与脉冲参数的关系.分析表明,微观形貌为胞状结构,平均晶粒尺寸为10.3 nm;随着占空比减小,晶粒得以细化.研究了脉冲参数对纳米镍镀层显微硬度、抗拉强度的影响,最大显微硬度达到591 HV,最大拉伸强度达900MPa,分别为直流镍镀层的4.0和1.4倍;热处理试验表明,200℃热处理有利于提高镍镀层的显微硬度.
关键词:
纳米晶镍
,
脉冲电沉积
,
显微硬度
,
抗拉强度
,
热处理
李云东
,
江辉
,
秦桂香
,
王彩霞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1.03.025
介绍了用EDTA络合滴定法分析镍钴锰合金镀液中3种金属离子含量的方法。先用EDTA滴定得到镍钴锰总量。而后在氨水中,过硫酸铵将Co2+氧化成与NH3络合而不与EDTA络合的Co3+,并将Mn2+氧化成Mn(OH)4沉淀,对滤液进行EDTA滴定得到Ni2+含量。将沉淀用盐酸羟胺溶解并还原得到Mn2+,在氨水中,三乙醇胺弱络合Mn2+以免沉淀,NaCN络合Ni2+及Co2+消除其对EBT的封闭作用,EDTA滴定得到Mn2+含量。最后从总量中减去Ni2+和Mn2+量得到Co2+含量。该方法准确率高,操作方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镍钴锰合金
,
络合滴定
,
镀液分析
李云东
,
卢汇洋
,
苏宗伟
,
丁俊成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5.003
金属-金刚石共沉积复合镀层,在不同应用领域(如提高耐磨性、自润滑性、切削性及弥散强化效果等)已得到广泛关注.详述了金刚石的嵌入对复合镀层的影响及其原因.试验发现,金刚石的嵌入恶化了复合镀层胎体的微观结构,使得胎体晶粒粗化、镀层和颗粒结合部出现间隙、镀层表面起伏不平并出现节瘤、沟谷及金刚石颗粒表面的过度包镶等现象.分析发现,以上现象是金刚石晶体内部金属包裹体的磁性,对运动的阳离子产生洛仑兹力作用,从而影响电沉积过程的结果.
关键词:
电沉积
,
复合镀层
,
Ni-Co-金刚石
,
显微结构
,
金刚石磁性
何国利
,
易红宏
,
唐晓龙
,
李芬容
,
李云东
材料导报
主要介绍了几种不同吸附剂对氙气吸附性能的研究,阐述其优缺点,分析了研究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当前氙的取样分析系统应用最广泛的吸附剂是活性炭,但这些设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长期稳定性不够的问题,不能满足禁核试条约组织筹备委员会的要求,而且活性炭有孔径分布范围较广的局限性,并不是最理想的氙吸附剂.近年来国内对活性炭纤维的氙吸附性能做了大量研究,但是由于其装填密度较小等缘故仍不能作为理想的吸附剂.其它吸附剂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寻找和开发高效的吸附剂十分必要.
关键词:
氙气
,
吸附
,
吸附材料
,
改性
,
活性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