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丽
,
周文辉
,
李永
,
林黎明
,
朱校斌
,
杨黄浩
,
王小如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114
以贝毒-软骨藻酸的结构类似物1,3,5-戊烷三羧酸为模板分子,4-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双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软骨藻酸具有较好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经索氏提取去除模板分子后,在聚合物内部形成了与模板分子1,3,5-戊烷三羧酸以及结构类似物软骨藻酸尺寸、形状以及活性基团互补的结合位点.通过静态平衡结合实验研究了该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能,与化学组成相同的相应非印迹聚合物相比,1,3,5-戊烷三羧酸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软骨藻酸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用150 mg印迹聚合物填充于1.0 mL玻璃注射器制成的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采用离线模式,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实现紫贻贝和海水中软骨藻酸的分离与检测.对于加标2 mg/L的紫贻贝和海水样品,回收率分别达到(93.4±4.9)%和(89.7±3.2)%(n=3).
关键词:
软骨藻酸
,
分子印迹聚合物
,
记忆缺失性贝毒
,
固相萃取
邹晓兰
,
于艳卿
,
李超峰
,
朱校斌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231-8
将珍珠贝壳废弃物活化并作为载体,应用原位水解法制备出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用活性大红染料B-3G水溶液作为模拟废水评价复合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负载的Cu2O呈椭球形,理论平均粒径为16.8nm.复合材料对紫外和u见光谱均有吸收.相对纯Cu2O而言,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在催化有机染料降解脱色实验中具有更高的活性,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pH为6.0~12.0,反应时间为90min,B-3G初始浓度≤220mg/L),催化B-3G降解脱色率达98%,催化反应过程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此外,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表明,纳米Cu2O/珍珠贝壳复合材料的形成源于Cu2O和CaO间的结合并发生相互作用.
关键词:
珍珠贝壳
,
原位水解
,
纳米Cu2O
,
光催化
,
染料B-3G
李红
,
李宪璀
,
郭书举
,
朱校斌
材料导报
纳米Cu2O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光催化剂,在使用时存在容易团聚、难以回收利用等问题.通过原位水解法,采用废弃的牡蛎贝壳粉为载体固定生成的纳米Cu2O,成功制备出牡蛎贝壳/纳米Cu2O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能谱(EDS)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发现Cu2O颗粒能够紧密地负载在900℃煅烧的牡蛎贝壳粉表面,且颗粒呈球状,平均粒径为37.3 nm,禁带宽度为2.01eV,对可见光具有良好的吸收,拓宽了对太阳能的利用范围.研究还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杀菌性能.
关键词:
牡蛎贝壳
,
纳米Cu2O
,
杀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