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发文
,
张乐福
,
唐睿
,
乔培鹏
,
鲍一晨
腐蚀与防护
研究了奥氏体不锈钢AL-6XN在550℃,600℃和650℃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观察氧化膜的腐蚀形貌、组织结构及元素成分分布.结果表明,AL-6XN不锈钢在超临界水中氧化膜的生长服从固态生长机制,600℃时的腐蚀增重量约为550℃时的3倍,而650℃时其腐蚀增重出现了大幅下降.试样表层形成了富Fe的磁晶石结构腐蚀产物颗粒,其氧化膜呈现双层结构,外层为Fe3O4结构,内层为FeCr2O4和(Ni,Fe)Fe2O4混合尖晶石结构.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超临界水
,
腐蚀性能
,
氧化膜
鲍一晨
,
张乐福
,
朱发文
腐蚀学报(英文)
采用动态高压釜实验研究了Zr-2.5Nb合金在500℃,25 MPa的超临界水中的腐蚀行为.通过SEM,EDS,XRD等对腐蚀实验后的试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超临界水中Zr-2.5Nb合金的腐蚀速率较快,初期表面生成黑色光亮的氧化膜,主要由四方相ZrO2构成,随着腐蚀时间增长,表面逐渐转变为灰白色的单斜相ZrO2且产生了大量裂纹;原本表面已覆盖ZrO2涂层的试样腐蚀后发生涂层剥落的现象,且腐蚀速率无明显减缓.四方相ZrO2的存在对Zr-2.5Nb合金的抗氧化性能有积极的作用,随着腐蚀时间延长,逐渐出现的单斜相会破坏表面氧化膜的保护性,从而恶化材料的耐蚀性能.
关键词:
Zr-2.5Nb合金
,
超临界水
,
四方相
,
单斜相
,
氧化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