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
,
谢宝如
,
王君
,
赖晓晖
,
王浩然
,
房孟钊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5.09.015
研究了从低品位铷矿中回收铷的工艺流程,试图提高铷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将经过焙烧处理的氧化铷熟矿用苛性碱溶液浸出氧化铷,浸出液为铷盐溶液,在浸出过程中研究NaOH浓度、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及碱液循环次数对氧化铷浸出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b2O浸出率随着碱浓度增加而增大,当碱液浓度达到0.125 mol·L-1时,Rb2O浸出率达到80%以上;温度从20℃升高到80℃时,Rb2O浸出率从62%增加到90%,但温度从40℃升高到80 ℃时,Rb2O浸出率维持在91%左右;随着浸出时间、液固比的增加,Rb2O浸出率也不断增大,当浸出时间超过5 min及液固比大于4时,Rb2O浸出率低于92%;碱液循环浸出熟矿4次以内时,Rb20浸出率不变,大于4次浸出率逐渐下降.在NaOH浓度为0.125 mol·L-1、浸出温度为40℃、液固比为4∶1、浸出时间为5min、碱液循环浸出氧化铷熟矿4次的条件下,氧化铷浸出率达90%.该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氧化铷熟矿
,
铷盐
,
碱浸出
,
浸出率
廖春发
,
房孟钊
,
王旭
,
杨少华
,
罗林生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8.007
采用铂丝(RE)-钨丝(WE)-钨棒(AE)组成三电极系统,通过计时电流法与计时电位法相结合,系统分析在一定温度及配比条件下NaCl-KCl-Na2WO4共融体系的电化学特性,重点考察和分析钨(Ⅵ)离子的电子转移步骤、电化学还原过程的可逆性、活性钨(Ⅵ)离子的扩散系数、钨金属单质的成核过程,结果表明:计时电流曲线得出钨(Ⅵ)离子在阴极区的电极过程是由扩散控制,扩散系数为1.645×10-10cm2·s-1,金属钨在阴极上析出为三维瞬时形核过程,不存在成核极化现象;由计时电位法得出钨(Ⅵ)离子的电极还原过程亦为扩散控制,扩散系数为2.349 ×10-11 cm2·s-1,钨(Ⅵ)离子在电子转移过程分两步,第一步为钨(Ⅵ)离子→钨(Ⅳ)离子的2电子转移,其为准可逆反应,第二步为钨(Ⅳ)离子→钨(0)的4电子转移过程,此过程为高度不可逆反应.同时,采用不同的电化学方法得到的活性钨(Ⅵ)离子的扩散系数差异表明实验过程中存在时效性和偶然性因素影响,对扩散系数等动力学参数的计算有待优化.
关键词:
共融体系
,
电化学特性
,
电极过程
,
计时电流法
,
计时电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