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民
,
汤杰
,
樊占国
,
礼航
,
王晓丹
材料保护
为提高奥氏体不锈钢抗高温氧化及化学侵蚀能力,确立了以SiO2-Bao-Al2O3-Cr2O3为主要化学组成的氧化物陶瓷涂层体系,并对涂层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涂层制备工艺:研磨后的涂层粉体平均粒径Dsv为1.52μm,95%粉体粒径(D95)小于3.40μm;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制备涂层料浆,料浆的福特杯黏度为12~16 s;不锈钢基体除油、除锈、喷砂处理使表面洁净、粗化以提高黏附力;调整浸涂过程样品提升速度控制涂层厚度;涂覆样品充分干燥后在空气中1 050 ℃下烧结2~3 min,可获得致密光滑的陶瓷涂层.结果表明:涂层在空气中热震29次、水中热震9次,保持完整,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涂层在空气中1 000℃下50 h连续氧化.增重约为裸样的1/20;氧化动力学曲线呈线性关系;300 h中性盐雾侵蚀无明显变化,腐蚀等级9级,外观评价为A级.
关键词:
陶瓷保护涂层
,
不锈钢
,
氧化动力学
,
热震
,
盐雾侵蚀
戴民
,
何占伟
,
王魁汉
,
樊占国
材料与冶金学报
为了解钨铼热电偶丝在空气中的氧化过程、氧化产物成分、氧化膜生长情况,进行了DSC/TG、XRD、SEM等实验.通过填充惰性物质、脱氧、造氢、密封等实体化技术对钨铼热电偶进行了防氧化保护,利用SEM观察了保护后的钨铼偶丝的形貌.结果表明:在空气中,钨铼偶丝高温氧化产物主要为WO3;W-5% Re偶丝873℃时已经可以观察到氧化,W-26%Re的氧化温度可低至681℃;钨铼偶丝氧化层开裂并呈放射状生长,不能形成保护性氧化膜;经防护后的钨铼偶丝断面保持完整,未出现明显氧化膜.
关键词:
钨铼热电偶
,
氧化
,
铼效应
,
实体化
戴民
,
王羽
,
魏征
,
李秀
硅酸盐通报
天然硅藻土中无定形二氧化硅的含量很高,以其为硅质材料,可用于制备硅酸盐制品.实验中采用铺浆注模、压制脱水成型、常压湿热养护等工艺措施制备硅藻土板材,考察了原材料掺量、脱水压力对硅藻土板材的力学性能影响,以及不同钙硅比对板材吸放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钙硅比在2:6时可获得最大抗折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增加样品抗折强度呈上升趋势,提高脱硫石膏掺量,样品的抗折强度随之增加,脱水压力的增加可提高样品的抗折强度,增加木质纤维掺量可提高制品抗折强度,外掺1%耐碱玻璃纤维可获得最大抗折强度;钙硅比的变化明显影响样品的吸放湿率,对样品的放湿速率影响较大,吸湿速率影响不大;样品的吸放湿率优于市面已有石膏板及硅酸钙板;SEM照片显示,硅藻土内部孔中水化产物随钙硅比的增加而增多.
关键词:
硅藻土
,
吸放湿性能
,
水热合成
,
抗折强度
戴民
,
李昊欣
硅酸盐通报
为了解混凝土在持续扰动条件下力学性能变化规律,采用电磁振动台模拟正常交通状态下行车激发的桥梁振动,对桥梁修补用混凝土进行扰动,考察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抗扰动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扰动能明显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加入玄武岩纤维以后,改善了混凝土因扰动导致的分层离析现象,明显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扰动能力;L20纤维对提高混凝土的抗扰动能力优于L3纤维;扰动条件下,若掺加单一类型纤维,当L20纤维掺量为0.3%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若掺加混合纤维,当L20纤维掺量为0.1%,L3纤维掺量为0.2%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最大;L20纤维掺量0.3%时,或者L20纤维掺量0.1%,L3纤维掺量0.1%时混凝土的抗扰动能力优秀.
关键词:
抗扰动混凝土
,
玄武岩纤维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