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飞
,
安茂忠
,
霍慧彬
,
徐莘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6.015
在含有Na2SiO3、NaF、甘油及KOH的电解液中以恒电流方式对AZ31B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研究了电解液组分、浓度、电流密度及氧化处理时间等对微弧氧化过程及膜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电解质浓度的增加,起火时间、起火电压基本呈下降趋势,氧化膜厚度呈增长趋势;过量的NaF会抑制放电;甘油的存在可稳定电解液,抑制尖端放电,使膜层的厚度降低;电流密度的增加可以降低起火时间,增加氧化膜的厚度,对放电电压没有明显影响;随着氧化处理时间的延长,氧化膜的厚度不断增长.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镁合金
,
陶瓷膜
郭洪飞
,
安茂忠
,
霍慧彬
,
徐莘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2.002
在含有NaAlO2、KF的电解质溶液中,采用恒电流方式对AZ91D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获得陶瓷膜.研究了电解液组分及浓度对陶瓷氧化膜厚度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同时,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评价了陶瓷氧化膜的耐蚀性.研究发现:NaAlO2单独存在时即可产生火花放电现象,但得到的氧化膜较薄;氟化钾的加入可以显著增加氧化膜厚度,膜厚的增长速度与氟化钾的加入量呈线性关系.SEM表面形貌分析表明:电解质浓度较低时产生的氧化膜宏观上较粗糙、微观上颗粒结合紧密;高浓度时得到的氧化膜宏观上细致光滑,微观上存在明显的孔洞和放电隧道,呈熔融状态结合在一起.动电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的测试一致表明,经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镁合金耐蚀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
,
耐蚀性
,
表面形貌
郭洪飞
,
安茂忠
,
徐莘
,
霍慧彬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4.06.001
在以氟化钠、甘油及硅酸钠作为稳定剂的电解液中采用恒电流密度对AZ31B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了电解液中以上3种稳定剂的适宜含量分别为2 g/L、10 mL/L、6 g/L.研究了各种辅助成分如铝酸盐、氢氧化物等对微弧氧化过程及陶瓷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氢氧化钾的加入有利于火花的产生,但易于引起尖端放电现象,应严格控制其加入量;同时它还会使膜层的颜色从灰色逐渐转变为白色,显著提高膜层的耐蚀性.动点位极化曲线及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表明,微弧氧化处理后的镁合金耐蚀性显著提高.
关键词: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耐蚀性
,
动电位极化
,
电化学交流阻抗
郭洪飞
,
安茂忠
,
徐莘
,
霍慧彬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在含有硅酸钠、氟化钠、甘油的电解液中以恒电流方式对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考察了电流密度对放电电压、起火时间及陶瓷膜厚度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在不同电流密度下形成的陶瓷膜的表面形貌;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测量了不同电流密度下得到的陶瓷氧化膜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恒电流微弧氧化过程中,依据电压-时间曲线,可简单地分为电压持续增长阶段和电压基本稳定阶段,且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曲线斜率逐渐增大;电流密度的增大,可以降低起火时间,增加陶瓷氧化膜的厚度,但对放电电压并没有明显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陶瓷层表面微孔数量减少,孔径增大,呈现出的熔融状态更为明显;陶瓷氧化膜的耐蚀性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关键词: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陶瓷膜
,
电流密度
郭洪飞
,
安茂忠
,
徐莘
,
霍慧彬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3.008
利用交流阻抗研究了微弧氧化电解液组分及浓度、电流密度、处理时间等对镁合金氧化陶瓷膜于3.5%(质量分数,下同)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的影响规律,同时对经不同浸泡时间时氧化陶瓷膜的耐蚀性进行了测试,以探讨氧化膜的耐蚀机理.研究得出:随着硅酸钠、氟化钠、甘油含量的增加以及微弧氧化电流密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微弧氧化陶瓷膜的耐蚀性均呈现出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经一定的腐蚀时间后,微弧氧化陶瓷膜的多孔层最终遭到破坏,而紧密层对防腐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镁合金
,
微弧氧化
,
耐蚀性
,
交流阻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