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WS2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马江虹 , 翟玉春 , 田彦文 , 徐茶清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4.01.009

用硫钨酸铵热分解制备出了WS2纳米纤维,采用TEM,HRTEM,XRD等对产物的形貌、结构、组成进行了检测,表明所制备出的灰黑色WS2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几十nm,最小只有几nm,长度为几十μm.通过XRD曲线与标准衍射谱比较,产物属六方晶系, a=0.315 1 nm,c=1.271 nm,基本无杂质,较纯净.ED分析还表明纤维为单晶,晶化程度好,(002)和(100)等衍射斑点清晰,与XRD分析结果一致.电化学测试表明,当电池在0.1 C倍率,0.05~2.5 V电压范围内循环时,嵌/脱锂平台在0.11 V和0.5 V左右,首次可逆容量为730.1 mA*h/g, WS2纳米纤维的储锂机理是片层间嵌锂,纳米级缝隙嵌锂和缺陷位置嵌锂.

关键词: WS2纳米纤维 , 热分解 , 表征 , 电化学性能 , 可逆容量 , 储锂机理

Cr3+掺杂对Li1.05V3O8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刘丽英 , 田彦文 , 翟玉春 , 徐茶清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6.04.015

以LiOH、V2O5和Cr(NO3)3·9H2O为原料,制备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05Crxv3-xO8(x=0,0.005,0.01,0.02,0.04,0.1),研究了Cr3+掺杂对Li1.05V3O8材料的结构、电导率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1.05CrxV3-xO8具有良好的层状晶体结构,Cr3+掺杂使(100)晶面的层间距增大;少量掺杂Cr3+不改变锂离子嵌入/脱出过程,随着掺杂量的增加,锂离子脱出过程由一步转化为两步;随着Cr3+掺杂量的增加,电导率呈现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趋势,可能是缺陷理论和静电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掺杂量x=0.005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96.5 mAh-g-1,比未掺杂C,+时提高了7.35%,平均放电电压提高了约0.1 V.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掺杂 , 循环伏安 , 电导率

Al3+掺杂对Li1.02Mn2O4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徐茶清 , 田彦文 , 刘丽英 , 翟玉春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6.05.019

用固相法合成了Li1.02AlxMn2-xO4(x=0.0,0.05,0.10,0.15,0.20,0.30)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了Al3+对尖晶石型Li1.02Mn2O4的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掺杂量x小于0.2时,没有出现杂相,掺杂量为0.3时,出现杂相Al2O3;Al3+的掺入能稳定晶体结构,使材料在充放过程中很好地保持稳定,减弱Li+的能级分裂,改善材料的耐过充性能.当x=0.15时,初始最高容量为118.7 mAh·g-1,160次循环容量衰减至113.8 mAh·g-1,容量保持率为95.8%.Al3+的加入使材料的电导率降低,但材料结构更加稳定,循环性能变得更好.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正极材料 , 掺Al , 电导率 , 循环伏安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O4的研究现状

徐茶清 , 田彦文 , 翟玉春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2.04.001

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合成的研究作了综述.从掺杂改性、表面改性和电解液优化等几个角度分析了LiMn2O4容量衰减的改善及循环性能提高.并初步分析了尖晶石型锰酸锂的容量衰减机理.

关键词: 尖晶石型 , LiMn2O4 , 综述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