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生
,
徐建忠
,
刘相华
,
王国栋
,
何晓明
,
孙国良
,
汪长安
,
范朝晖
钢铁
为了解决精轧机组轧辊表面氧化膜引起的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细孔质量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及能谱仪等对高铬铸铁轧辊表面氧化膜形成及脱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氧化膜脱落减少氧化铁皮细孔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轧辊
,
氧化膜
,
热轧
,
带钢
龚殿尧
,
徐建忠
,
张凤琴
,
刘相华
,
王国栋
,
何晓明
,
巴力颖
钢铁研究学报
为建立高精度的热轧带钢凸度计算数学模型,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带钢凸度影响率计算软件,研究了轧辊凸度及轧辊直径对热轧带钢凸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四辊轧机轧辊凸度影响率基本值的5次多项式拟合系数及工作辊凸度影响率的修正指数,建立了轧辊凸度影响率计算数学模型,为优化板形控制模型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热轧带钢
,
轧辊凸度
,
四辊轧机
,
影响函数法
孔祥伟
,
徐建忠
,
王国栋
,
刘相华
,
巴利颖
,
何晓明
,
黄传清
钢铁
通过现场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国内某钢厂2 050 mm热轧机组精轧F7工作辊由CVC改为平辊,(目的是实施自由程序轧制)单靠现有弯辊能力对板凸度控制的不足,并提出采用大凸度支承辊提高板凸度控制能力的方案.最后采用刚塑性有限元(R.P.FEM)与影响函数法相结合的耦合计算方法分析带钢和轧辊的变形,通过计算给出支承辊的最佳凸度范围.
关键词:
自由程序轧制
,
大凸度支承辊
,
平辊
,
刚塑性有限元
,
影响函数法
,
耦合计算
徐建忠
,
张军
,
张凤琴
,
刘相华
,
王国栋
,
何晓明
,
巴力颖
钢铁研究学报
为了建立高精度的热轧带钢凸度计算数学模型,采用影响函数法开发了四辊轧机热轧带钢凸度影响率计算软件;系统地研究了工作辊弯辊力对带钢凸度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工作辊弯辊力影响率基本值和工作辊直径、单位宽度轧制力、压下量对弯辊力影响率修正指数的6次项拟合系数,建立了高精度工作辊弯辊力影响率的计算模型,为优化板形控制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四辊轧机
,
热轧
,
工作辊
,
弯辊力
,
带钢凸度
刘娟
,
张凤琴
,
徐建忠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4.03.004
通过对国内某钢厂热连轧带钢粗轧过程设定计算控制系统的分析,阐明了系统设定计算模型的结构及控制原理.采用C++语言对该系统进行离线仿真,并对模型中有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将仿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较,验证了离线模拟系统设定值的正确性.
关键词:
粗轧
,
宽度
,
设定计算
,
控制系统
郭忠峰
,
龚殿尧
,
荆涛
,
刘驰
,
徐建忠
,
刘相华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国内某厂1700热连轧机CVC轧辊磨损模型,分析了影响轧辊磨损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模型中主要系数数值,编制离线仿真程序,计算某一换辊周期CVC工作辊磨损,得到轧制带钢长度与工作辊中心磨损的关系及CVC轧辊磨损曲线.计算结果表明,轧制带钢长度是影响轧辊中心磨损量的一个重要因素;CVC轧辊磨损规律与普通轧辊相同,轧辊磨损对其辊形影响不大.将计算得到的CVC轧辊磨损曲线与采用高精度磨床测量得到的实际磨损曲线比较,两者吻合较好,表明此轧辊磨损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用于轧辊磨损在线预报.
关键词:
热连轧机
,
CVC
,
轧辊磨损
徐建忠
,
魏宝明
腐蚀学报(英文)
利用XPS法研究了化学镀Ni-Cu-P非晶态合金在140℃、PH=5.0、CO2饮和Na2SO4溶液中片于不同电位下的表面膜组成。结果表明,处于不同电位下的Ni-Cu-P合金表面膜中皆有富P和富Cu现象发生,是膜中Ni选择性溶解的结果。H2PO2^-和HPO3^2-吸附层的存在是合金发生钝化的原因。
关键词:
化学镀
,
Ni-Cu-P
,
XFS
,
passivation
李海军
,
王国栋
,
徐建忠
,
刘相华
钢铁研究学报
将变尺度BFGS优化算法嵌入到遗传算法中,提出了变尺度混合遗传算法,并将其应用于1780 mm热连轧精轧机组的压下规程优化计算.与目前现场使用的压下规程相比,变尺度混合遗传算法优化效果明显,为后续的板形控制打下了良好基础.按层别选取代表性产品进行了负荷分配系数的优化计算,分析表明,当产品在层别内变化时,轧制力和功率两种负荷分配模式优于压下量负荷分配模式,更能保持最优特性.
关键词:
热轧带钢
,
压下规程优化
,
变尺度混合遗传算法
,
负荷分配模式
张殿华
,
赵旭亮
,
徐建忠
,
陈继林
,
陆正宏
,
安雯筠
钢铁研究学报
针对港陆1 250 mm热带轧机,通过对带钢凸度在机架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各机架的带钢入出口凸度范围,采用一种基于影响函数法的辊型曲线优化设计算法优化了现场辊型曲线,对优化后的辊型曲线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现场实际生产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辊型曲线改善了辊问压力的分布情况,降低了轧制末期工作辊边部对支撑辊的磨损,提高了支撑辊轧制质量.现场生产实验的带钢凸度介于40~60 μm,满足生产要求.
关键词:
辊型曲线
,
影响函数法
,
热带轧机
李海军
,
徐建忠
,
龚殿尧
,
王国栋
,
刘相华
钢铁
将源于BP人工神经网络改进策略的动量项技术引入到带钢热连轧负荷分配中来,提出了误差补偿迭代算法,介绍了该算法的推导过程,并对算法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基于误差补偿迭代算法及传统的Newton-Raph-son法,开发了带钢热连轧精轧过程设定系统软件.离线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与Newton-Raphson法相比,误差补偿迭代算法对初始厚度分布的要求比较宽松,有利于新产品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关键词:
负荷分配
,
计算机过程控制
,
动量项
,
带钢热连轧机
,
误差补偿迭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