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昊
,
徐建
,
潘国元
,
张杨
,
郭敏
,
张龙贵
,
苗小培
,
刘轶群
膜科学与技术
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N,N-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水为非溶剂,制备了不同结构的聚砜超滤膜,并考察其对超滤膜过滤性能测试体系-聚乙二醇水溶液的过滤性能.发现纯水通量主要是由超滤膜表面的孔结构所决定,孔径越大通量越高;聚乙二醇水溶液的过滤性能由膜表面的孔结构和截面结构所决定,膜表面的孔径越小、截面是海绵结构的超滤膜的截留率越高.并且通过理论模拟与动态激光光散射的数据比较,发现聚乙二醇的分子链在经过超滤膜时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关键词:
聚砜
,
超滤膜
,
通量
,
截留率
张杨
,
严昊
,
潘国元
,
郭敏
,
张超
,
徐建
,
刘轶群
膜科学与技术
利用双酚酸与4,4'-二氯二苯砜,3,3'-二磺化-4,4'-二氯二苯砜二钠盐的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新型的含有羧基侧基的磺化聚芳醚砜(C-SPAES),通过核磁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以所合成的C-SPAES为分离层材料,聚砜超滤膜为支撑层,采用刷涂法制备了复合型反渗透膜.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该方法制备的反渗透膜表面平整,而且无缺陷.所制备的C-SPAES复合反渗透膜具有良好的透水和截盐性能,其中C-SPAES-1.0复合反渗透膜,其对氯化钠的截留率可以达到90.2,在2.0 MPa下的水通量为11.4 L/(m2·h).
关键词:
羧基
,
磺化聚芳醚砜
,
反渗透膜
许利
,
贾丽洲
,
易红玲
,
林珩
,
徐建
,
傅乐峰
,
郑柏存
材料研究学报
以苯乙烯(St)、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主要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苯丙乳液.用激光粒度仪测试了乳胶粒粒径大小及粒度分布,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了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用流变仪测量了乳液的流变性能,研究了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以及乳化剂用量对乳胶粒粒径、乳液的稳定性、流变性、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苯丙乳液为假塑型流体;乳液的粘度随着2-EHA/St配比、交联剂用量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升高;乳液的稳定性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大而提高,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大而降低;乳液胶膜的粘结性随着交联剂用量以及2-EHA/St配比的增大而增强;乳胶粒的粒径随着乳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小,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变大.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
苯丙乳液
,
聚合
,
流变学
,
粒径分布
,
玻璃化转变温度
王敏娣
,
毋志民
,
胡爱元
,
崔玉亭
,
徐建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4.02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结合局域自旋密度近似和 Hubbard U 修正,对不同Co离子自旋态下及Ga掺杂LaCoO3的超晶胞体系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计算并分析了它们的电子结构。结果表明,当Co离子处于低自旋态时,LaCo O 3为非磁绝缘性的绝缘体;当 Co 离子被激发到中间自旋态时,由于强烈的p-d轨道杂化作用,LaCo O 3转变成一个有磁性的半金属体;当Co离子处于高自旋态时,体系呈现金属铁磁性,磁矩由中间自旋态的0.91μB 增大到高自旋态的2.2μB。Ga掺杂后,体系的Co3d态电子和 Ga4p态电子以及 O2p 态电子在费米能级附近发生p-d轨道杂化,引入杂质带,形成受主能级,使体系的导电能力增强,体系呈现半金属铁磁性,其净磁矩为4.01μB。
关键词:
Ga掺杂LaCoO3
,
Co3+自旋态
,
电子结构
,
第一性原理
靳廷甲
,
章祥林
,
徐建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3.150257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一种腐植酸(Humic Acid,HA)包覆铁酸锰型磁性复合材料(MnFe2 O4/H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和分析表明,合成产物颗粒大小约200 nm,具有典型的尖晶石结构,腐植酸成功包覆在MnFe2 O4颗粒表面,饱和磁化强度为34.01 A·m2/kg,在外界低磁场作用下30 s内便可从水溶液分离.MnFe2O4/HA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是一个准二级动力学过程,在2h达到平衡,较好的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与MnFe2 O4相比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显著增强,室温下pH =9时最大吸附量可以达到29.94 mg/g.MnFe2 O4/H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去除水体中亚甲基蓝污染物的吸附材料.
关键词:
铁酸锰
,
腐植酸
,
亚甲基蓝
,
选择性吸附
,
脱附再生
徐建
,
章祥林
,
靳廷甲
硅酸盐通报
为提高淮北矿区高灰分煤的燃烧效率,采用热重分析实验对比分析了Fe2O3和K2CO3对煤粉着火与燃尽温度、燃烧特性指数、放热面积的影响.结果发现Fe2O3和K2CO3可分别将煤粉的着火温度由480.3℃降低470.4℃和397.3℃,燃尽温度由628.4℃降到609.7℃和547.7℃,燃烧特性指数提高,放热量增大.利用SEM、XRD和FTIR测试技术对煤粉燃烧残余物的微观结构、物相组成及官能团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燃煤催化剂在燃烧反应中的作用机理;通过BET方程计算燃烧煤焦的比表面积,分析其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Fe2O3和K2CO3的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燃烧反应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增强煤粉的吸附性能,加快燃烧反应过程中固定碳的燃烧.
关键词:
高灰分煤
,
燃烧性能
,
催化机理
,
物相组成
,
比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