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德
,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模具在复合材料产品的成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针对一典型形状的筒状体复合材料产品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一种金属和树脂两种材料制作的复合模具,与常规的全金属材料设计的分瓣模具作比较.结果表明,此复合模具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为复合材料模具设计工作者提供一种设计思路.
关键词:
复合材料筒状体
,
分瓣模
,
金属-树脂复合模具
李香德
,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孔加工成为复合材料制品合格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机械加工是目前复合材料孔加工的主要手段.本文将重点分析复合材料制品孔成型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结构、结构质量和原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的选择,并对影响复合材料制孔质量的因素进行探讨,主要有工装、刀具、人为因素及维护.
关键词:
复合材料制品
,
设计
,
孔加工
赵卫生
,
孙超明
,
王文晶
,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制备了三种用于RTM成型工艺的乙烯基酯树脂,分别命名为R-1,R-2,R-3.系统地研究了三种树脂体系的固化反应特性、工艺特性及其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树脂体系在室温(25℃)下的粘度都很低,分别为350mPa·s、80mPa·s、70mPa·s,一定温度下的粘度均能达到500mPa·s以下,且具有较长的适用期,符合RTM注射工艺的要求.分析树脂浇铸体的力学性能可以看到,弯曲强度最高可达110.05MPa,冲击强度最高可达12.27kJ/m2.最终选定R-3为综合性能最优的树脂体系.
关键词:
树脂传递模塑(RTM)
,
乙烯基酯树脂
,
粘度
,
弯曲强度
,
冲击强度
宋金梅
,
刘建叶
,
张翠妙
,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为保证所回收的碳纤维能及时有效地被排出,用EPE泡沫为示踪物料,在建立热氧裂解法回收碳纤维的装置上,用实验法测定了卧式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化曲线.经分析流化曲线得出临界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并经公式计算确定了临界流化速度和带出速度,考察不同形状物料及混合物料在主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结果表明,流化床内临界流化速度为0.15m/s,颗粒带出速度为0.24m/s;物料形状对其在床内停留时间影响较大;单一形状物料在流化床内停留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圆柱体、长方体和球体;球体物料最易排出;混合物料在床内停留时间由长到短依次为球体与圆柱体混合物料、长方体与球体混合物料和长方体与圆柱体混合物料;长方体与圆柱体混合物易排出;为使回收碳纤维尽快排出流化床,可采用长方体和圆柱体混合物料或单一的球形物料进行热试验研究.
关键词:
碳纤维
,
回收装置
,
停留时间
,
物料形状
,
流化曲线
胡照会
,
高红成
,
黄其忠
,
彭玉刚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13801/j.cnki.fhclxb.20140424.001
对海水环境下严重影响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海水和蒸馏水5个浸泡周期(15、40、70、165和400 d)后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性能和吸水率的变化,并利用SEM观测了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剪切断口微观形貌,揭示其性能衰减机制.结果表明: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整体符合Fick吸水率变化规律;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下降很明显,浸泡400 d后层间剪切性能损失近10%,层间剪切性能的变化规律与吸水率的变化规律相似;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性能对海水的敏感性大于对蒸馏水的敏感性;由试样断面微观形貌可以看出,海水的渗入破坏了树脂与纤维的界面,这是导致其层间剪切性能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对于单向T700/环氧复合材料在海水中的应用,需要更加关注其层间剪切性能.
关键词:
层间剪切
,
界面性能
,
微观形貌
,
海水浸泡
,
Fick定律
高红成
,
黄其忠
,
马帅
,
胡照会
,
彭玉刚
玻璃钢/复合材料
由于复合材料内部纤维与树脂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很大,尤其是树脂性能对温度载荷较为敏感,服役时复合材料环境的高低温变化将使其热力学性能与常温状态产生较大差异.采用Maxwell本构模型,探讨了温度变化对树脂材料本构关系的影响.假设纤维为稳定材料,即其性能不随温度变化,依据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理论选择六边形代表体积元为分析对象,建立了复合材料在温度载荷下热力学的本构模型.并分别讨论了温度栽荷下复合材料内部纤维体分比和纤维排列方式变化对其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实现了热-力耦合作用下复合材料的跨尺度分析.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本构
,
跨尺度
,
细观力学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