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寿
,
王芸
,
彭程
,
彭小波
硅酸盐通报
空心玻璃微球(Hollow glass microspheres,HGM)是一种新型填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流动性好,隔热、耐腐蚀等优点,在众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空心玻璃微珠制备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对不同制备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指出了玻璃粉末法制备HGM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空心玻璃微珠的应用情况,并就我国空心玻璃微珠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空心玻璃微珠
,
制备方法
,
应用
,
研究进展
王金香
,
彭小波
,
夏长荣
功能材料
摘要: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不同P/Sn物质的量比的SnP2O7,并研究了该电解质在120-260℃范围内的导电性能。XRD分析表明SnP2O7为立方结构。热重分析了电解质在中温范围内的稳定性。用交流阻抗谱测量了电解质电导率,电导率随着HPO3在电解质中的残余量的提高而提高。测试结果表明电解质中起导电作用的主要是HPO3,而SnP2O7主要起支撑作用。最大电导率是在200℃,P/Sn物质的量比为3.0时,干空气条件下为5.1×10S/cm,湿空气条件下为6.6×10^-2/cm。
关键词:
SnP2O7,
,
电解质
,
中温燃料电池
,
质子导体
王金香
,
刘银
,
彭小波
硅酸盐通报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可在高温400~750℃之间直接吸收CO2的硅酸锂材料,借助热重分析仪研究了K元素的掺杂及CO2的浓度对硅酸锂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适当K元素的掺杂,能够提高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当K元素的掺量x=0.02时,合成的硅酸锂材料在CO2气氛下于700℃保温20 min后,吸收量可达39%,吸收容量有明显提高.此外,气氛中CO2的浓度对硅酸锂材料吸收CO2的性能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硅酸锂
,
吸收
,
CO2
,
掺杂
王金香
,
彭小波
,
郑林义
硅酸盐通报
通过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出在高温450~650℃之间可直接可逆吸收CO2的Li2ZrO3材料,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和热重分析仪(TG)分别进行了材料结构和吸收CO2性能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Li2ZrO3材料的合成温度及材料的结构影响材料吸收CO2的性能,在750℃下煅烧6h的材料为四方相,其吸收性能最佳.此外,气氛中CO2的浓度对材料吸收CO2的性能也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锆酸锂
,
吸收
,
CO2
王金香
,
彭小波
,
韩福生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空气加压渗流技术制备了宏观石墨颗粒增强铜基形状记忆合金复合材料,利用多功能内耗仪研究了其阻尼行为及阻尼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比基体合金的大大提高,其内耗随石墨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石墨颗粒粒径的减小和应变振幅的增大而增大;基体和石墨颗粒的本征阻尼、位错阻尼和颗粒/基体界面阻尼是复合材料的主要阻尼机制。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
宏观石墨颗粒
,
复合材料
,
阻尼
王金香
,
彭小波
,
王芸
功能材料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复合固体电解质xNH4PO3-SiO2(x=1、2、4),并研究了该电解质在125~250℃范围内的导电性能以及电池性能。复合电解质的相结构分析表明,NH4PO3和SiO2在溶胶-凝胶法制备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复合电解质的电导率随着NH4PO3含量增大而提高,并与NH4PO3的形态相关。电导活化能随NH4PO3含量的上升而下降,表明在sol-gel法制备的复合电解质中,起电导作用的主要是NH4PO3,而SiO2主要起支撑作用;电导率随着环境气氛中含水量的提高而提高。以湿氢气为燃料和干氧气为氧化剂,用复合电解质制备的燃料电池最大功率在250℃为4.8mW/cm2。
关键词:
聚磷酸铵
,
复合电解质
,
电导
,
溶胶-凝胶
,
中温燃料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