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凤
,
殷恒波
,
程晓农
,
赵歆
,
蒋忠桂
,
王爱丽
金属学报
180℃下,醋酸镍为前驱体,在1,2-丙二醇溶液中,以溶剂自身为还原剂,加入适量的修饰剂,如聚乙二醇系列(PEG-200、PEG-600、PEG-2000和PEG-60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了粒径、形貌可控的纳米镍的合成。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和傅立叶红外(FTIR)对纳米镍进行了表征。修饰剂的结构对纳米镍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形貌的影响很大。各修饰剂对纳米Ni形貌的影响为:PEG-200与PEG-600易于形成雪花状晶体,PEG-2000易于形成十二面体晶体,PEG-6000易于形成三角形薄片,SDS易于形成粒径较小的雪花状晶体和十二面晶体,PEG–600、PEG-6000与SDS复配后易于形成粒径较大的雪花状晶体。并初步解释了修饰剂的作用机理,其原因可归纳为静电效应和位阻效应。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
Nickel nanoparticles
,
PEGs
,
SDS
潘秋红
,
张锡凤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结合界面生长法,以醋酸铜为母体,维生素C(Vc)为还原剂,聚乙二醇2000为修饰剂,正丁醇为生长剂,制得粒度分布为18.2~80.2 nm、平均粒度为44.7 nm的油溶性球形纳米Cu样品.XRD分析表明样品的晶格常数膨胀率为1.478%.将样品添加到SF15W/40汽油机油中制得金属纳米润滑油.高浓度激光粒度仪检测表明,该金属纳米润滑油具有优异的分散稳定性.在UMT-II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SF15W/40汽油机油、金属纳米润滑油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与SF15W/40汽油机油相比,金属纳米润滑油较大程度降低了摩擦系数,减小了磨损量,显著改善了SF15W/40汽油机油的摩擦性能;纳米Cu的最佳添加量为0.8%.
关键词:
纳米
,
铜
,
SF15W/40汽油机油
,
摩擦
,
润滑油添加剂
张锡凤
,
梁俊雄
,
程晓农
,
殷恒波
,
吴静波
,
喻龙宝
材料导报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水体系中,以醋酸铜为前驱体,坏抗血酸(Vc)为还原剂,引入微波辐照,加入适量自制表面活性剂为修饰剂,合成了长约90nm、直径为3nm的针形纳米铜.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SC)对纳米铜进行了表征.将所制备的纳米铜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并制成涂层,经数字导电仪检测,与添加球形纳米Cu的涂层相比,该涂层获得了优异的导电能力.前者pV=3.41×10-5Ω·m,后者ρV=8.9×10-5Ω·m.
关键词:
纳米铜
,
针状
,
液相还原法
,
微波
,
导电性
张锡凤
,
程晓农
,
殷恒波
,
吴寅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采用液相化学还原法,在1,2-丙二醇体系中,分别使用吐温-80(Tween-80)、聚乙二醇-6000(PEG-60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的混合物作为修饰剂,利用1,2-丙二醇还原相同母体醋酸镍,制备形貌分别为海绵体、纤维状、雪花状的多晶纳米镍;在水体系中,使用SDS为修饰剂,利用水合肼还原相同母体醋酸镍,制备球形多晶纳米镍.通过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对纳米镍进行表征.利用傅立叶红外(FTIR)分析初步解释不同形貌纳米镍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纳米镍
,
液相还原法
,
吐温-80
,
聚乙二醇-6000
,
十二烷基硫酸钠
张锡凤
,
殷恒波
,
程晓农
,
赵歆
,
蒋忠桂
,
王爱丽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6.04.009
180℃下,醋酸镍为前驱体,溶解在1,2-丙二醇溶剂中,以溶剂自身为还原剂,加入适量的修饰剂(如聚乙二醇系列(PEG-200,PEG-600,PEG-2000和PEG-6000)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进行了粒径、形貌可控的纳米镍的合成.通过XRD,TEM和Fourier红外光谱(FTIR)对纳米镍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修饰剂的结构对纳米镍的粒径大小、粒径分布及形貌的影响很大.修饰剂PEG-200与PEG-600易于形成雪花状晶体,PEG-2000易于形成十二面体晶体,PEG-6000易于形成三角形薄片,SDS易于形成粒径较小的雪花状晶体和十二面晶体;PEG-600,PEG-6000与SDS复配后易于形成粒径较大的雪花状晶体.并对修饰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液相还原法
,
纳米镍
,
聚乙二醇
,
十二烷基硫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