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娟
,
郭新立
,
郝威
,
王蔚妮
,
张灵敏
,
李琦
,
陈坚
,
王增梅
,
孙立涛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1.60.26
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孔洞为300~500μm骨架完好的三维石墨烯,并采用晶种诱导法在三维石墨烯表面原位生长直径为100 n m左右、长度达28.0μm的ZnO纳米棒,从而制备出高度结晶的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的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用XRD、SEM 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CV 曲线)及时间电流曲线(I‐t曲线)电化学测试方法,测试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对双氧水的检测情况。结果显示,采用新方法制备的三维石墨烯/氧化锌纳米结构复合材料作为电极对双氧水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性能,检测限为1μmol/L ,且线性检测范围为10~120μm o l/L。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
,
ZnO 纳米棒
,
晶种诱导
,
双氧水
郝威
,
郭新立
,
张艳娟
,
王蔚妮
,
张灵敏
,
王增梅
,
陈坚
,
于金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1.004
采用低压化学气相沉积法(LPCVD)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层石墨烯薄膜,通过湿法转移将所制备的单层石墨烯无损覆盖到两条平行粘贴在Si O 2/Si衬底上的热释放胶带表面,胶带间距约500μm,进而对试样进行加热和切割,获得与Si O 2/Si 衬底紧密结合的石墨烯条带(约10000μm×500μm),最后采用掩膜法在石墨烯条带上蒸镀金电极,构建成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该方法简单易行,电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石墨烯与金电极具有良好的欧姆接触,室温下,石墨烯的空穴迁移率约为735 cm2/(V?s),且表现出了石墨烯所特有的双极性特征。背栅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转移特性曲线表现出了滞回行为,且随着施加栅压的增大,滞回行为越来越显著,展示出高的性能可靠性。
关键词:
石墨烯
,
场效应晶体管
,
滞回行为
王建梅
,
薛亚文
,
张艳娟
,
王少伟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针对油膜轴承巴氏合金SnSb 11Cu6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蠕变,设计了SnSb11Cu6蠕变试验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蠕变试验,分析了应力、温度、时间、应变和应变率之间的关系,获得了SnSb11Cu6的蠕变力学性能,同时基于试验数据对4种蠕变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建立了基于McVetty公式和Dorn公式的SnSb 11Cu6蠕变模型,其相对误差仅为0.97%,应用ANSYS对蠕变试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在稳态蠕变阶段模拟值与理论计算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77%.确定了所建立的蠕变模型用于描述SnSb11Cu6蠕变特征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为油膜轴承巴氏合金SnSb11Cu6蠕变寿命的预测提供理论与试验支持.
关键词:
巴氏合金
,
SnSb11Cu6
,
油膜轴承
,
蠕变试验
,
蠕变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