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铜电解添加剂的工业监控

李仕雄 , 谢大元 , 林升叨 , 王玉芳 , 张登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研究了铜电解精炼过程中添加剂工业监控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阴极过电位是电解液性质的实时反映,通过阴极过电位的工业监控可得出不同电解条件时,添加剂最佳量的控制,从而在复杂铜电解过程中使高纯阴极铜生产的稳定性提高了6%;平均电流效率提高了1%.

关键词: 铜电解 , 添加剂 , 阴极过电位 , 监控

氧压酸浸炼锌流程中置换渣提取锗镓铟

王继民 , 曹洪杨 , 陈少纯 , 徐毅 , 张登凯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4.03.019

为从锌精矿氧压酸浸炼锌工艺的置换渣中提取锗镓铟元素,对二段浸出-萃取分离锗镓铟铜工艺进行研究,锌电积废液用于一段浸出,H2SO4-HF混酸用于一段浸出渣的二段浸出;一段浸出液分别采用二(2-乙基已基)磷酸(P204),C3-5氧肟酸+二(2-乙基已基)(P204)磷酸及5-壬基水杨醛肟(CP150)分别萃取铟,锗镓及铜;二段浸出液用C3-5氧肟酸萃取提锗,萃余液加入氟化钠沉淀氟硅酸钠.试验结果显示,一段浸出用酸度为3.1N的湿法炼锌电积废液,液固比4∶1,初始氧分压0.4 MPa,150℃,经3h的二级浸出后,浸出渣率约为15%,铟镓铜锌4个元素的浸出率都达到98%,而锗浸出率约为80%;一段浸出残渣用H2S04-HF混酸浸出,其氟/硅摩尔比4.2∶1.0,硫酸浓度为2N温度80℃,液固比3∶1,浸出时间为5h,一段浸出残渣中锗几乎完全浸出;一段浸出液在pH 2.0~2.2,30%二(2-乙基已基)磷酸萃取,部分铁与几乎所有的铟被萃取,用2N盐酸反萃,铟、铁的反萃率分别为98.28%和2.79%,可达到铟铁的分离;萃铟余液用3%的氧肟酸+10%二(2-乙基已基)磷酸-煤油协萃锗、镓,铁也发生共萃,锗、镓和铁的单级萃取率均在90%以上,采用次氯酸钠反萃,锗反萃率近100%,且Ge/Ga和Ge/Fe的反萃分离系数分别为10836和318.7.用3 mol·L-的硫酸,相比(W/O) 1∶2反萃镓,镓的一次反萃率达97.5%.二段浸出液采用10%C3-5氧肟酸-煤油萃取,相比(O/w)为1.2∶1.0,锗的单级萃取率达到98.31%.经30%次氯酸钠溶液反萃,锗的一次反萃率达到98.83%,萃余液加入氟化钠,氟硅化物的沉淀率为90%左右.沉硅滤液经补充氢氟酸后返回二段沉出,锗的浸出仍可达到较完全的浸出.该工艺无废液排放,并且通过与湿法炼锌流程的物料交换而变得简化.

关键词: 锗镓提取 , 置换渣 , 二氧化硅基体中锗的溶出 , 锗镓溶剂萃取

锑盐正向净化工艺在3.2m2大极板锌电解中的应用

张登凯 , 张伟 , 周科华

有色金属工程 doi:10.3969/j.issn.2095-1744.2014.02.010

介绍二段锑盐正向净化工艺在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丹霞冶炼厂3.2 m2大极板锌电解生产中的应用情况.生产初期存在净化后溶液质量合格率低、锌粉单耗高、过滤困难和冷却除钙镁效果差等问题,通过源头控制杂质元素含量、提前预判溶液杂质元素成分调整净化工艺、加强锌粉质量及锌粉和辅料的使用、优化净化工艺、选择合适滤布型号及加强过滤过程管理、改造冷却塔提高降温效果等解决措施,在降低锌粉单耗的基础上,溶液净化质量稳步提升,满足了大极板电解技术生产需要.

关键词: 锌电解 , 溶液净化 , 大极板 , 锌粉 , 电解液质量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