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日荣
,
武会宾
,
蔡庆伍
,
唐荻
,
郭爱民
,
张永青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力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Nb对高强耐磨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讨论了含Nb耐磨钢的强韧化机理.结果表明,在200 ℃回火时,实验用钢展示了较好的力学性能;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实验钢的力学性能逐渐下降.加入少量的Nb元素,一方面在加热过程中抑制了晶粒的长大,另一方面在轧制过程中形变诱导析出NbC析出抑制了晶粒的回复和再结晶,保留了较大的位错密度,在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位错强化的共同作用下,含Nb钢展示了更为优越的力学性能,并且Nb元素能够抑制渗碳体的形成,防止由于回火脆性造成韧性的大幅下降.
关键词:
Nb微合金化钢
,
耐磨钢
,
析出
,
力学性能
高秀秀
,
张永青
,
李春丽
,
王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doi:10.7517/j.issn.1674-0475.2016.05.465
本文报道了对一种电子给体-受体化合物(E)-(5-(4-(二苯基胺)苯乙烯基)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基)-2-亚甲基丙二腈(TPA-DCST)的合成与光谱学行为的研究.化合物TPA-DCST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强电子给体(三苯胺)与强电子受体(二氰基乙烯)两个部分,并由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作为共轭桥将电子给体与受体相连接.在合成方面,采用Wittig反应将三苯胺通过双键与二噻吩并[2,3-b∶3',2'-d]噻吩相连接、醛基化,并与并二腈经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目标产物.产物通过了核磁氢谱、碳谱、红外以及高分辨率质谱的确认.光谱方面,主要考察了该化合物的吸收与荧光行为.其最大吸收峰位在412 nm左右,归属于7π-7π*跃迁.在非极性溶剂正己烷中表现出来自分子间聚集而形成的聚集态荧光(550nm),并通过了单分子在CTAB胶束([c]=1.02×10-2 mol/L)的发光(460 nm)试验得到验证.溶剂效应表明,该化合物没有出现典型的ICT态的发光现象,其原因在于电子给体与受体相连的共轭桥单元,即二噻吩并[2,3-b∶3',2'-d]噻吩不具有有效的共轭效应.浓度效应与温度效应进一步表明TPA-DCST分子易于产生分子间聚集态的发光.在THF-H2O二元溶剂体系中呈现典型的聚集诱导(AIE)发光现象,发光峰位为692 nm.随着TPA-DCST分子间的聚集程度的增加,聚集态的荧光出现大范围的红移,直至固体发光红移到710 nm.TPA-DCST分子的聚集因素可能来自于疏脂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等.
关键词:
D-A化合物
,
二噻吩并[2,3-b∶3',2'-d]噻吩共轭桥
,
浓度效应
,
温度效应
,
聚集诱导发光
张向葵
,
蔡庆伍
,
张永青
上海金属
doi:10.3969/j.issn.1001-7208.2005.02.005
奥氏体热变形时再结晶规律是制定合理控制轧制工艺的理论基础.采用阶梯试样并通过光学显微镜来观察变形奥氏体的组织形貌,测量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数及晶粒尺寸.研究了道次变形量和变形温度对超低碳贝氏体钢变形奥氏体再结晶百分比影响规律,得到实验钢变形奥氏体再结晶图.实验证明试验钢的静态再结晶临界温度(SRCT)为950℃,在SRCT之上进行再结晶轧制,并利用随后的析出抑制再结晶和晶粒长大;在SRCT之下轧制,晶内产生大量的变形带,最后可以得到比较细小均匀的晶粒.但在部分再结晶区轧制时容易出现混晶组织恶化钢的性能,所以实际变形应该避开部分再结晶区域.
关键词:
再结晶
,
超低碳贝氏体钢
,
微合金元素
费燕
,
张永青
,
刘纯星
连铸
热轧窄带65Mn是莱钢开发用作锯片原料的产品,针对65Mn生产中出现的铸坯中心疏松、内裂、漏钢及夹杂物、硬度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存在过热度高,原材物料及工艺控制不当等不良因素,通过对冶金原料、耐材、终点成分、精炼及连铸工艺等方面进行调整,逐步控制了质量缺陷,达到生产要求.
关键词:
裂纹
,
漏钢
,
过热度
,
终点控制
,
夹杂物
张永青
,
孙翠华
,
费燕
中国冶金
莱钢炼钢厂通过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新技术的实施及循环经济炼钢高效生产链、工业用水循环链、二次能源同收利用循环链和同体副产品利用循环链4条循环链的建立,使莱钢炼钢厂节能减排任务顺利完成的同时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
清洁生产审核
,
循环利用
,
高效生产链
,
二次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