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宏超
,
李金山
,
沈军
,
杜三明
,
刘林
,
张永振
,
傅恒志
钢铁研究学报
介绍了一种新型无接触金属熔体电磁近终成形技术及其原理,并利用20kHz电源对中小尺寸耐热不锈钢的电磁成形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斜边感应器和下屏蔽罩能够达到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动态耦合,有利于获得侧表面垂直且状态稳定的钢液柱.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了表面质量较好的圆形和椭圆形截面不锈钢构...
关键词:
耐热钢
,
不锈钢
,
电磁成形
,
电磁压力
寇宏超
,
李金山
,
沈军
,
杜三明
,
刘林
,
张永振
,
傅恒志
钢铁研究学报
介绍了一种新型无接触金属熔体电磁近终成形技术及其原理,并利用20 kHz电源对中小尺寸耐热不锈钢的电磁成形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斜边感应器和下屏蔽罩能够达到电磁场和温度场的动态耦合,有利于获得侧表面垂直且状态稳定的钢液柱.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获得了表面质量较好的圆形和椭圆形截面不锈钢...
关键词:
耐热钢
,
不锈钢
,
电磁成形
,
电磁压力
徐流杰
,
魏世忠
,
邢建东
,
王强
,
张永振
,
龙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对比高铬铸铁轧辊,利用自制的模拟轧辊磨损试验机,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的Fe-V-Cr-Mo合金轧辊的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合金轧辊的耐磨性为高铬铸铁轧辊的1.15~5.93倍.随碳含量升高,Fe-V-Cr-Mo合金轧辊中VC的形态由杆状逐渐转变为球状、开花状,基体由铁素体逐渐转变为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和...
关键词:
Fe-V-Cr-Mo合金
,
轧辊
,
组织
,
磨损
孙建亮
,
张永振
,
彭艳
,
戚向东
,
韩辉
材料热处理学报
根据大型筒节的轧制和轧后冷却模型,模拟大型筒节轧制截面的应变率和轧后冷却速度曲线;结合Gleeble-3800对金属小试样2.25Cr-1Mo-0.25V钢进行了热压缩模拟实验,得出了多道次压缩的流变应力曲线;分析了小试样热变形后不同冷却方式对其组织形貌的影响和对后期正火晶粒细化的作用.结果表明,2...
关键词:
大型筒节
,
2.25Cr-1Mo-0.25V钢
,
组织遗传
,
晶粒细化
,
联合冷却
陈跃
,
沈百令
,
张永振
,
倪锋
,
邢建东
钢铁研究学报
使用MM-200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石墨形态和铬含量对铸铁与石棉基摩擦材料配副时的干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蠕墨铸铁的磨损率最低;摩擦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片墨铸铁、蠕墨铸铁、球墨铸铁.蠕墨铸铁中,随着铬含量的增加,耐磨性能明显提高,摩擦系数略有降低.在高速、高载荷条件下,铬含量的质量分数达到1.5 %时,...
关键词:
铸铁
,
石墨形态
,
铬
,
干摩擦
,
摩擦学性能
吕乐华
,
孙乐民
,
上官宝
,
张永振
,
杨正海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压制烧结方法制备了石墨质量分数为10%的铜基复合材料,并将其与QCr0.5铜合金组成摩擦副,在自制的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载流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摩擦速度和电流密度对复合材料起弧率、载流效率以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复合材料的磨损形貌进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复合材料的起弧率和...
关键词:
铜基复合材料
,
起弧率
,
载流效率
,
摩擦因数
,
磨损率
倪锋
,
沈百令
,
张永振
,
龙锐
材料开发与应用
doi:10.3969/j.issn.1003-1545.2001.03.002
研究了两种碳化物((Fe,Cr)23C6型碳化物和(Fe,Cr) 7C3型碳化物)和3种基体组织(共析组织、马氏体组织和奥氏体组织)的高铬白口铸铁与淬火40Cr钢对磨时的干滑动摩擦磨损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与(Fe,Cr)23C6型碳化物相比,(Fe,Cr) 7C3型碳化物有利于提高高铬白口铸铁的耐磨...
关键词:
高铬白口铸铁
,
干滑动
,
摩擦系数
,
耐磨性
徐流杰
,
魏世忠
,
邢建东
,
季英萍
,
张永振
,
龙锐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2.029
利用自制的滚动磨损试验机,测试了4种高钒高速钢的磨损性能,利用回归方法建立了磨损量关于循环次数和基体中碳含量的二元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准确地预测高速钢的磨损性能;预测结果揭示,基体中碳含量为0.48%~0.50%时,基体组织主要为低碳板条马氏体,硬度高且韧性较好,可以同时有效的抵御显微切削...
关键词:
高钒高速钢
,
滚动磨损
,
模型
,
回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