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君
,
张朝红
,
孔玉梅
,
张向东
,
刘欣竹
,
康平利
,
佟键
,
关宏宇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5.01.002
详细报道了Sm3+,Eu3+和Gd3+分别与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体形成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测定.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和元素分析的测定,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都是以Sm3+,Eu3+和Gd3+为中心的九配位单帽四方反棱柱体结构,组成分别为Na[Sm(EDTA)(H2O)3]·5H2O,Na[Eu(EDTA)(H2O)3]·4H2O和Na[Gd(EDTA)(H2O)3]·5H2O.
关键词:
Sm3+
,
Eu3+
,
Gd3+
,
乙二胺四乙酸 (EDTA)
,
配合物
,
分子结构
王君
,
熊大珍
,
张朝红
,
张向东
,
刘斌
,
张邯玉
,
孙伟
,
栗荣贺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1.006
采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FL)光谱研究了超声波照射激活光敏性化合物-血卟啉(HP)对脱氧核糖核酸(DNA)的损伤作用. 在超声波和HP的协同作用下,在UV-Vis光谱中DNA溶液的吸光度表现出明显的增色效应,在FL光谱中DNA-EB溶液的荧光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猝灭现象. 考察了在超声波照射和HP存在的条件下,各种因素(如超声波照射时间,HP浓度和溶液酸度等)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DNA的损伤程度随着超声波照射时间的增长和HP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溶液酸度对DNA损伤程度的影响较为复杂. 当溶液为弱酸性和中性时对DNA的损伤较为明显,弱碱性时对DNA的损伤程度则又呈下降趋势. 另外,在超声波损伤DNA的同时,溶液中的HP浓度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HP也遭到了破坏. 同时还探讨了超声波照射激活HP对DNA损伤的可能机理,认为对DNA损伤的现象可以采用"声致发光"和"热点"形成的机理进行解释.
关键词:
超声
,
血卟啉(HP)
,
损伤
,
脱氧核糖核酸(DNA)
张朝红
,
臧树良
,
耿兵
,
赵迪
,
吴林友
,
苏欣
,
冯冲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5.006
研究了船体防污漆中主要防污成分--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作用的光谱特征. 结果表明,TPTCl与BSA的相互作用是双重的. 既有TPTCl中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使BSA分子中色氨酸和酪氨酸芳杂环残基裸露,又有TPTCl中苯环的疏水作用,使BSA分子发生收缩. 随着反应时间不同,紫外光谱表现为先是明显的增色效应,后是增色效应略有减弱. 且低浓度的TPTCl与BSA主要表现为锡离子与BSA的配位作用,高浓度的TPTCl与BSA主要表现为苯环的疏水作用. 缓冲溶液的加入则有利于TPTCl与BSA的相互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 增色效应顺序是KH2PO4-NaOH体系>Tris-HCl体系>HAc-NaAc体系>无缓冲液体系.
关键词:
三苯基一氯化锡(TPTCl)
,
牛血清白蛋白(BSA)
,
光谱
张朝红
,
韩文明
,
王冬梅
,
胥丹平
,
邓英俏
,
陈中林
,
郜炜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16
利用紫外-可见(UV-Vis)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可见光照射热处理的锐钛型二氧化钛(TiO2)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损伤,同时对处理前后TiO2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比较,并考察了可见光照射时间、TiO2加入量和照射功率等因素对BSA分子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处理锐钛型TiO2可以部分转晶,处理后的TiO2和可见光的联合作用能够导致BSA分子损伤. UV-Vis光谱表现为增色效应,荧光光谱表现为荧光猝灭. 且处理后的TiO2的光催化活性好于处理前.对于体系温度为25 ℃和浓度为1.0×10-5 mol/L的BSA溶液,BSA分子的损伤程度随着可见光照射时间、TiO2加入量和照射功率的增加而增大. 同步荧光光谱证明了BSA分子中酪氨酸的损伤程度较大.
关键词:
可见光
,
热处理
,
二氧化钛(TiO2)
,
损伤
,
牛血清白蛋白(BSA)
杨德生
,
高洋
,
张朝红
黄金
针对云南某大型金矿矿石金氰化回收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实践.通过提高磨矿细度、球磨加药、建立磨矿闭路循环、调整固液比、延长浸出时间、提前吸附和合理的氰化钠用量等措施,获得了浸出尾渣金品位小于0.16 g/t,金浸出率大于93%,回收率达92%的生产技术指标,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磨矿细度
,
球磨加药
,
浸出时间
,
提前吸附
,
金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