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基于行间转移CCD场输出模式下的成像系统设计

周辉 , 张星祥 , 陶宏江 , 任建岳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1.024

采用SONY行间转移型面阵CCD ICX415AL作为传感器件,设计了一种新型的CCD成像系统.成像系统采用CCD信号专用芯片CXA1310AQ进行信号处理,使输出信号满足模拟信号PAL/CCIR标准,可以采用电视机或者配有视频卡的计算机作为显示终端.针对 ICX415AL的结构和特点,设计了系统的时序电路和驱动电路.CCD工作模式为场输出模式,可以理解为垂直方向的Binning技术.采用相关双采样(CDS)技术滤除了视频信号中的相关噪声,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整个系统采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作为核心器件,通过自上而下的模块设计完成了CCD驱动时序、数据采集时序控制和视频信号简单处理.

关键词: 行间转移CCD , 驱动时序 , 相关双采样 , FPGA

基于FPGA的大面阵CCD高帧频驱动电路设计

商小川 , 周辉 , 张星祥 , 任建岳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9.05.022

介绍了Dalsa公司的33M像素大面阵CCD的内部结构,着重分析了该款CCD的驱动时序.针对大面阵CCD图像传感器帧频较低的缺点,设计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的驱动电路.改进了CCD芯片的偏置电压电路,提出了4 路同时输出以提高帧频的电路设计方法,最高帧频可达2.7帧/s ,相比单端输出时的0.7帧/s提高了约4倍.选用FPGA作为核心器件,使用VHDL语言设计驱动时序,在ISE和Modelsim环境下对所设计的驱动时序发生器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电路能够满足大面阵CCD高帧频应用.

关键词: 面阵CCD , 驱动电路 , 高帧频 , FPGA , 仿真

KAI-2093型面阵CCD多模式驱动时序设计

陶明慧 , 张星祥 , 张宇 , 任建岳 , 李新娥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12601.0105

针对某航空相机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可行的多模式驱动时序设计方法.采用柯达公司的KAI-2093行间转移型面阵CCD传感器.结合它的结构特点和双通道数据传输的思想分析了传感器驱动时序关系,提出了3种驱动模式:binning、no-binning和TDI模式.以Ahera公司的FPGA芯片EP1C6Q240作为时序发生器并实现数据的缓存和拼接,从而实现了时序发生器与数据处理器的一体化设计.在QUARTUSII7.0开发环境下采用VHDL语言编程,通过Modelsim AE6.1b实现数据缓存器的仿真.实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驱动时序满足KAI-2093的时序要求,binning模式下帧频可达60帧/s,120帧/s等,满足高速跟踪要求;no-binning模式下全帧输出帧频可达30帧/s;TDI模式下能保证CCD长时间工作而不影响成像质量,该没计方法提高了系统的集成度和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 航空相机 , binning模式 , TDI模式 , 数据缓存 , 数据拼接 , FPGA

基于图像采集卡的图像显示与处理软件开发

杨利红 , 李新娥 , 李国宁 , 张星祥 , 王文华 , 任建岳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10.06.027

利用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构成图像处理系统开发了一款软件,用于采集显示CCD相机整机系统输出的图像并计算输出图像调制度,为相机系统的综合像质评价提供依据.充分利用Matrox公司为其图像采集卡提供的二次开发函数库MIL库,在VC++6.0开发环境中调用MIL库函数实现了相机系统输出图像的显示、存储和调制度计箅等功能,并对主要程序算法进行优化,提高了软件的性能.实验室测试表明,该软件能实时显示输出图像并进行相应的处理,调制度计算结果准确,软件运行稳定.利用图像采集卡自带的函数库开发图像显示和处理软件,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软件运行可靠性.

关键词: 图像采集卡 , MIL 库 , 对比调制度 , VC++

基于人眼视觉灰度识别特性的图像动态范围小波变换处理方法

唐艳秋 , 张星祥 , 李新娥 , 任建岳

液晶与显示 doi:10.3788/YJYXS20122703.0385

常用的图像传感器由于电荷耦合器(CCD)和模数转换器(ADC)的限制,动态范围大约只有60 dB,与人眼的动态范围(110 dB)不符,导致获取的图像丢失部分细节信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动态范围扩展技术.通过对同一场景进行多次拍摄,获得不同曝光时间的源图像,对源图像运用多尺度小波变换分解为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将基于人眼的视觉灰度识别特性的方法应用于低频部分的处理中,运用不同的权重值进行处理,尽可能保留图像的背景信息.对高频部分运用局部最大方差准则进行融合,尽量保留图像的边缘特性.将融合后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利用逆小波变换进行重构.试验结果表明,重构后的图像与适度曝光的图像相比,在高亮度区域和低亮度区域的细节信息得到了复原,动态范围得到了显著的扩展.

关键词: 动态范围 , 小波变换 , 图像融合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