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亮
,
侯艳宏
,
杨席
,
张志恒
,
朱元强
,
王虎
,
唐鋆磊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2.007
目的 研究常减压装置高温原油馏分及塔顶水相中氯离子、硫离子含量对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镍基合金)腐蚀的影响. 方法 通过腐蚀挂片实验,获得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在含不同浓度氯离子和硫离子的水相、油相中的腐蚀速率变化规律.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316 L和Monel合金表面腐蚀后的微观形貌,探讨两种离子对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腐蚀的影响规律. 结果 在酸值较高的脱后原油中,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 . 0091 ,0 . 0248 mm/a;在酸值较低的常二段馏分中,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 . 0078 ,0 . 0031 mm/a. 在常二段馏分中,加入600 mg/L氯离子和30 mg/L硫化钠时,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 . 1755 ,0 . 1707 mm/a.在相同条件的脱后原油中,316L不锈钢的腐蚀速率为0. 0545 mm/a,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为0. 1281 mm/a. 结论 油相中氯离子含量较低时,环烷酸腐蚀占主导因素;而氯离子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后,氯离子对腐蚀的影响占主导作用. 316 L不锈钢和Monel合金的腐蚀速率都随氯离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硫离子的存在对腐蚀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塔顶水相中,氯离子和硫离子均对Monel合金腐蚀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炼油
,
316L不锈钢
,
Monel合金
,
腐蚀
,
氯离子
,
硫离子
郭海峰
,
周志强
,
叶枫
,
李国平
,
张志恒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单十二烷基磷酸酯为模板剂制备了Sm3+和Fe3+共掺杂的兼具磁性和荧光特性的纺锤形介孔纳米羟基磷灰石.利用XRD、SEM、TEM、VSM、PL及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与研究.掺杂的Sm3+和Fe3+以固溶和镶嵌氧化物纳米粒子2种形式存在于羟基磷灰石基体中.煅烧前后,Sm3+和Fe3+共掺杂的羟基磷灰石试样均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煅烧使试样的比饱和磁化强度从13.45(A·m2)·kg-1增加至19.51 (A·m2)·kg-1.煅烧后,Sm3+和Fe3+共掺杂羟基磷灰石呈纳米纺锤体形貌,长200~350 nm,直径50~100 nm.其中分布有大量的双孔介孔,孔径分别为3.64和9.01 nm.大量双孔分布的介孔使产物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高的孔体积比,分别为153.52 m2/g和0.3286 cm3/g.产物具有生物靶向性、生物标识性及高的载药容量,在药物载体中具有大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荧光
,
介孔
,
生物靶向
,
生物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