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鸿生
,
刘东雨
,
常开地
,
张弛
,
顾家琳
,
张文征
,
白秉哲
,
杨志刚
钢铁研究学报
在清华大学贝氏体研究及推广中心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1 500 MPa级经济型贝氏体/马氏体复相钢。该钢奥氏体化后空冷,就可获得具有较复杂精细结构的无碳化物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经低温回火后,其σb≥1 500 MPa,σ0.2≥1 200 MPa,δ5≥14 %,ψ≥57 %,aku≥100 J/cm2 ,并且组织细化,可进一步改善钢的氢脆敏感性。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度钢
,
合金设计
,
贝氏体/马氏体复相组织
,
氢脆敏感性
唐瑞鹤
,
吴章奔
,
杨志刚
,
张弛
,
刘晓芳
,
杨白
,
于荣海
功能材料
用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Co含量介于13.0%~24.6%(原子分数)的Co-C纳米复合薄膜,在真空下对薄膜进行退火处理。测试了样品在5、77和300K下的磁化曲线,详细研究了退火及成分对薄膜微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退火的样品磁性较弱,退火之后样品磁性能增强,低Co含量的薄膜经退火后呈现出低温铁磁性、室温超顺磁性的颗粒薄膜特征。随着Co含量增加,薄膜的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均明显增大,冻结温度也随之升高。
关键词:
Co-C纳米复合薄膜
,
退火
,
成分
,
磁性能
杨金波
,
杨志刚
,
邱冬
,
张文征
,
张弛
,
白秉哲
,
方鸿生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5.03.001
将不变线理论和O点阵理论应用于fcc/bcc(bct)马氏体相变的可滑移生长界面的设计,建立了马氏体形核与长大的晶体学模型.通过模型分析表明:fcc/bcc(bct)马氏体形核与长大过程是通过(121)fcc型择优界面推移进行的,界面上的错配位错可以完成马氏体晶体学唯象理论(PTMC)要求的点阵不变变形(LID),但LID要稍滞后于界面迁移,即在马氏体形核与长大过程中推移界面新相一侧存在一未发生LID的新相薄区;当相变温度达到马氏体相变点Ms时,母相奥氏体与这一薄区的晶格常数比为√3/2,这一几何条件和Olson-Cohen形核模型中要求扩展位错层错区界面能γ≤0是等价的.
关键词:
马氏体
,
马氏体晶体学唯象(PTMC)理论
,
不变线
,
O点阵理论
,
形核与长大
李健
,
虞敌卫
,
郑文龙
,
朱鲁玲
,
张弛
钢铁
大规格高碳钢盘条自然放置几天以后,其断面收缩率有明显提高,通过对H82B盘条进行化学成分、金相、力学性能和拉伸断口的分析研究,探明了时效前后力学性能变化的原因及规律.盘条断面收缩率随时效时间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氢逃逸作用的结果,而残余应力和其他元素对大规格高碳钢盘条的时效现象没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高碳钢盘条
,
断面收缩率
,
时效
,
氢脆
,
残余应力
张弛
,
李杰
,
罗运军
,
葛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无规共聚物为预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1,4-丁二醇(BDO)为固化剂,三羟甲基乙烷(TME)为交联剂,制备了BAMO-AMMO/TDI/BDO/TME含能粘合剂胶片,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溶度参数、DSC和DMA的表征。在TME的质量分数为(TME+BDO)的30%时,胶片的拉伸强度可达6.34 MPa,延伸率为475%。BAMO-AMMO胶片与硝酸酯类增塑剂的溶度参数相近,具有良好的相溶性。随着TME含量的增大,胶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依次为-33.52℃(w(TME)=10%),-32.37℃(w(TME)=20%),-31.25℃(w(TME)=30%),-31.81℃(w(TME)=40%),-30.64℃(w(TME)=50%),呈现出升高的趋势。在-70℃胶片出现β次级转变。
关键词:
BAMO-AMMO无规共聚物
,
含能粘合剂胶片
,
力学性能
,
玻璃化转变温度
张弛
,
李杰
,
罗运军
,
张向飞
,
翟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为预聚物,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1,4-丁二醇(BDO)为扩链剂,采用溶液法合成了交替嵌段型BAMOAMMO热塑性弹性体,并进行了结构和相关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弹性体中叠氮基团与氨基甲酸酯形成氢键作用,氢键键合氨基与自由氨基的摩尔比为3.56:1.弹性体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432;随着扩链剂含量(w(TDI+ BDO))的增加,Tg逐渐升高;TDI和BDO的质量分数为20%时,Tg为-42.14℃,拉伸强度可达9.21 MPa,断裂伸长率为375%,蠕变恢复时间为200s,其最小形变值为0.1%,具有良好的抗蠕变性和蠕变恢复能力.
关键词:
交替嵌段
,
热塑性弹性体
,
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共聚物
方鸿生
,
冯春
,
郑燕康
,
郑秀华
,
张弛
,
白秉哲
金属学报
贝氏体碳化物是贝氏体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目的是阐明下贝氏体碳化物的来源。为此,本文做了三件事:1. 做了三组实验,结果表明:下贝氏体碳化物是在贝氏体a/g界面的奥氏体一侧析出, 向奥氏体中生长,也在亚单元之间析出。在形态上,碳化物可跨越a/g或a/a界面;2.再做了另一组实验,说明在表观现象上是下贝氏体碳化物主要存在于铁素体内部,而实质上是析出自于a/g界面的奥氏体一侧。在整个相变过程中铁素体与碳化物的长大呈相互竞争机制,铁素体的长大速度远高于碳化物,二者长大的结果是铁素体将碳化物包围,导致碳化物似乎是由铁素体中析出的假象;3.对实验结果用热力学及台阶理论做了分析,在实验证据及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贝氏体碳化物的析出及长大模型。
以上工作,明确了下贝氏体碳化物是由富碳残余奥氏体中析出而不是由碳过饱和的铁素体中析出。其实质是确定新形成的贝氏体铁素体中是否过饱和碳,这直接涉及贝氏体相变机制的类型。
关键词:
下贝氏体
,
carbides
,
precipitation
,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Bainite
王梅玲
,
杨志刚
,
张弛
,
王海
,
高思田
材料热处理学报
通过自组装层法、磁控溅射依次在SiO2基底上化学镀制备了Ni-Mo-P、Cu薄膜,薄膜厚度和成分通过X射线荧光仪(XRF)测定.对SiO2/Ni-Mo-P/Cu体系进行了400 ~ 600℃的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物相结构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电子能谱仪(EDS)对表面形貌的稳定性进行了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400和500℃热处理后,体系稳定性良好,但在较快的降温速率(40℃/min)条件下,SiO2/Ni-Mo-P/Cu体系在600℃热处理后失效,根据热失配应力,提出了薄膜破裂模型,Ni-Mo-P薄膜与SiO2界面断裂能为2.12 J/m2.Cu薄膜在600℃热处理时发生团聚,Cu在Ni-Mo-P上的团聚激活能为1.15 eV,大于Cu在SiO2上的团聚激活能0.6 eV.
关键词:
热稳定性
,
热失配应力
,
团聚
,
断裂
张弛
,
李杰
,
罗运军
,
李晓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无模型法对聚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PBAMO)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进行了计算,并用热重-红外-质谱(TG-IR-MS)联用技术研究了其热分解反应产物。PBAMO表现出了独特的热分解过程,TG曲线中在210℃~270℃叠氮基团的分解失重之后没有第二个明显的失重台阶;PBAMO第一阶段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50 kJ/mol,当分解率大于0.4时,活化能降为负值。TG-IR-MS结果表明,在叠氮基团分解时释放的热量加速了剩余氮原子的氧化还原过程,主要产物形式为NO,主链中的氧原子被消耗掉,从而导致了碳链骨架的大量残留。
关键词:
聚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
,
热分解反应动力学
,
热分解机理
江来珠
,
张弛
,
华蔚
,
吕卫东
钢铁
在高速线材轧机上对连铸坯进行了成品直径为12.5 mm的SWRH 82B盘条轧制的工业性试验.在STELMOR生产线上研究了2种吐丝温度(820 ℃和880 ℃)和5种冷却风量模式对盘条组织和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的影响.确定了吐丝温度880 ℃及能够获得1 100 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又避免马氏体形成(面积百分数小于0.05 %)的最佳冷却模式.
关键词:
索氏体
,
马氏体
,
抗拉强度
,
盘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