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润波
,
闫静
,
曾德志
,
张太平
,
胡泽晶
,
罗伟
,
王均
电镀与涂饰
采用低温(430℃)盐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氮化处理,研究了氮化时间对渗氮层组织,显微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表面显微硬度计、光学显微镜分析了渗氮层的相组成、显微硬度、截面形貌和厚度.结果表明,304不锈钢表面的渗氮层厚度和显微硬度都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氮化处理1h得到的渗氮层由单一的S相组成.经盐浴渗氮处理的304不锈钢,其耐Cl-点蚀性能得到改善,430℃下氮化4h得到的渗氮层耐蚀性能最好.
关键词:
奥氏体不锈钢
,
低温
,
盐浴氮化
,
显微组织
,
耐蚀性
罗伟
,
王均
,
熊计
,
张太平
电镀与涂饰
采用一种新型盐浴对K55石油管线钢进行盐浴渗氮处理,研究了渗层的截面形貌,显微硬度在不同渗层深度上的分布及渗层的耐硫腐蚀性.K55钢经560℃盐浴渗氮处理2h后,表层组织由疏松层、渗氮层及基体扩散层组成.渗层和表面的氧化疏松薄层的厚度分别约为12.48 μm和1.54 μm,渗层的总深度约为30 μm.经渗氮处理的K55钢,其显微硬度明显提高,表面的显微硬度高达695 HV,但显微硬度沿渗层深度方向急剧下降.渗氮处理后,K55钢的耐硫腐蚀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可利用盐浴渗氮处理来降低油管下井前的腐蚀缺陷.
关键词:
管线钢
,
盐浴渗氮
,
微观结构
,
显微硬度
,
耐蚀性
王院生
,
熊计
,
王均
,
李海丰
,
张太平
,
石树坤
电镀与涂饰
在17-4PH不锈钢上热浸镀铝,然后进行扩散退火处理.研究了热浸镀铝层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的变化,并考察了其高温耐氧化性能.结果表明:17-4PH不锈钢热浸镀铝后表面分为富铝层、合金层、基体层等3层,合金层主要相为Fe2Al5.经950℃.1 h的扩散处理后,富铝层全部转变为合金层,厚度约为100 μM,且分为内扩散层与外扩散层.内扩散层厚度约为40 μm,主要相为Fe3Al;外扩散层主要相为FeAl.合金层的显微硬度从表面到基体逐渐降低,表面显微硬度最高达到714 HV.17-4PH不锈钢经热浸镀铝后,其高温耐氧化性能显著提高.在1000℃,热浸镀铝件的高温耐氧化性能约是未镀铝件的7倍.在氧化过程中,表层致密的γ-Al2O3氧化膜和金属间化合物FeAl.Fe3Al起到高温耐氧化的作用.
关键词:
17-4PH不锈钢
,
热浸镀铝
,
循环氧化
,
高温耐氧化性能
罗伟
,
王均
,
闫静
,
熊计
,
张太平
,
胡泽晶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430℃低温盐浴对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渗氮处理,研究了渗氮时间对渗氮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RD衍射仪、光学显微镜、表面显微硬度计和带能谱仪(EDS)的扫描电镜(SEM)分别分析渗氮层的相组成、厚度、表面硬度和显微组织。结果表明:304奥氏体不锈钢在430℃渗氮不同时间后,渗氮层厚度和表面硬度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渗氮时间为1 h时,渗氮层仅为单一的S相,随着渗氮时间的增加,渗氮8 h时开始有少量CrN生成,渗氮16 h时,渗氮层由大量CrN+S相两相混合。用电化学极化的方法评价耐蚀性能的结果表明:盐浴渗氮处理后耐Cl-点蚀性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430℃渗氮4 h,其耐蚀性能是最好的,优于没经过渗氮的试样,而在所有的渗氮试样中,渗氮8 h、16 h的试样耐点蚀性能较差。
关键词:
304不锈钢
,
低温盐浴渗氮
,
显微组织
,
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