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一次枝晶间距对DD26单晶高温合金持久各向异性的影响

张少华 , 卢玉章 , 郑伟 , 彭建强 , 谢光 , 张功 , 申健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6.14.002

研究了取向对高速冷却法(DD26-HRS)和液态金属冷却法(DD26-LMC)制备的DD26单晶高温合金760℃/670MPa条件下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D26-HRS合金一次枝晶间距明显大于DD26-LMC合金,而且DD26-HRS合金持久各向异性更为严重.位错形貌显示靠近[001]-[012]边界试样变形以基体内多滑移为主.由于DD26-HRS合金γ'相尺寸较大,抑制了层错带剪切γ'相的变形机制,从而使得DD26-HRS合金持久寿命高于LMC合金.然而,靠近[001]-[112]边界试样变形以单方向层错剪切γ'相为主,基体内开动的位错较少,DD26-HRS合金枝晶间粗大的碳化物相周围易于位错的堆积,从而萌生裂纹并沿碳化物界面迅速开裂,造成DD26-HRS合金持久寿命低于DD26-LMC合金.

关键词: DD26 , 单晶高温合金 , 各向异性 , 一次枝晶间距 , 持久性能 , 位错形貌

电沉积泡沫镍的DTR控制研究

曲文生 , 张功 , 楼琅洪 , 杨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电解液的组成和电沉积过程对电流密度的影响,指出决定厚尺度泡沫镍沉积厚度比(DTR)的决定因素是电流密度的控制,而电解液的电导率及主盐浓度也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电沉积 , 泡沫镍 , DTR

熔模铸造钛齿表面氧化渗透的实验研究

黄正华 , 郭学锋 , 陈倬麟 , 张功 , 张忠明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针对钛齿表面的氧化渗透问题,配制新型涂料,用熔模铸造法原位制取钛片试样模拟钛齿生产过程.利用能谱(EDX)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钛片的化学组成和物相,普通金相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配制的新型涂料能将钛片表面氧化渗透层的厚度降至50 μm左右,钛片的渗入元素为钨和钇.显微硬度分析表明,钨的渗入恶化了钛片的机械性能和使用性能,在蜡模表面均匀涂敷涂料可消除钇的渗入.钛片表面的氧化渗透是由铸造过程中熔钛与涂料在界面处发生冶金反应的结果.

关键词: 熔模铸造 , 钛齿 , 氧化渗透 , 涂料

NiSO4和NaCl含量对电镀Ni溶液分散能力和Ni沉积层的影响

曲文生 , 张功 , 楼琅洪 , 董加胜 , 杨柯

金属学报

溶液的电导率对于电沉积过程参数的设定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测量极化和分散能力,对以Watts型电镀镍溶液为基础的几种溶液进行了研究,并对Ni沉积层形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电导率和极化度的乘积,是显著提升溶液分散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电沉积Ni层表面形貌主要受控于电化学因素。

关键词: 电导率 , throwing power , morphology of Ni deposite

孔径对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33板式试样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

周忠娇 , 刘涛 , 张功 , 王莉 , 楼琅洪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11901/1005.3093.2015.131

本文研究了孔径(φ=0.5、0.7及0.9 mm)对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33板式试样室温拉伸性能的影响.采用ARA-MIS-光学动态应变测量系统原位观测了拉伸过程中不同孔径孔周围的应变分布,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拉伸试样的断口形貌.结果表明:随着孔径的增大,试样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降低.拉伸过程中孔周围产生应变集中,而且只在孔边很小的范围.弹性变形阶段,孔边应变增长缓慢;一旦发生塑性变形,应变快速增长.孔径越大,孔周围的应变集中越严重,应变梯度越大.上述研究结果对理解含冷却孔单晶叶片的变形行为,优化叶片结构,从而提高叶片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材料的组织结构 , 缺陷与性能 , 室温拉伸 , ARAMIS系统 ,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 孔径 , 应变

NiSO4和NaCl含量对电镀Ni溶液分散能力和Ni沉积层的影响

曲文生 , 张功 , 楼琅洪 , 董加胜 , 杨柯

金属学报 doi:10.3321/j.issn:0412-1961.2008.03.016

通过测量极化和分散能力,对以Watts型电镀Ni溶液为基础的几种溶液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iSO4和NaCl含量的影响,并采用SEM和XRD方法对Ni沉积层形貌及其结晶择优取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电导率和极化度的乘积,是显著提升溶液分散能力的重要途径;电沉积Ni镀层表面形貌主要受控于溶液中阴离子种类和数量,其晶粒尺寸和择优取向受控于过电位.

关键词: 电导率 , 分散能力 , Ni沉积层 , 择优取向

单晶铸件凝固过程工艺优化的数值模拟

卢玉章 , 申健 , 郑伟 , 徐正国 , 张功 , 谢光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6.11.001

采用ProCAST 软件系统研究了LMC(Liquid Metal Cooling)以及 HRS(High Rate Solidification)工艺下,不同工艺参数对单晶铸件凝固过程中纵向温度梯度、温度梯度角、凝固界面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H RS工艺受型壳厚度影响很小,型壳表面的辐射散热是 HRS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型壳的导热或者型壳和合金之间的换热是 LMC工艺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保温炉温度有利于提高纵向温度梯度;拉速是影响定向凝固最重要的参数,随拉速的增加,单晶铸件的纵向温度梯度先增大后减小,因此,制备不同合金铸件时应当采用不同的拉速;不同浇注温度时,经过10min的静置时间后,单晶铸件的初始温度分布趋于一致,对后续凝固过程影响很小。提出了以纵向温度梯度 G∥、温度梯度角θ以及凝固界面位置 Rp考察定向凝固工艺参数优劣的标准,纵向温度梯度、温度梯度角、凝固界面位置是评价定向凝固参数优劣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定向凝固 , 工艺优化 , 数值模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