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瑾
,
张凌怡
,
张庆合
,
李彤
,
王风云
,
张维冰
,
张玉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4.014
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糖类物质,通过简化衍生方法,优化分析条件,采用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两种方法对5种还原单糖的PMP衍生物实现了良好的分离.5种还原单糖衍生物的保留时间的重现性较好(MEKC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n=5),HPLC法的RSD为0.23%(n=5)).用所建立的两种方法对实际样品中的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方法可作为实际样品中单糖分析的常规方法.
关键词: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
,
高效液相色谱
,
衍生化
,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
单糖
覃飒飒
,
周超然
,
朱亚仙
,
任志宇
,
张凌怡
,
付宏刚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1.00942
将表面分别被改性成C18和氨基的磁性纳米颗粒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制备成具有不同分离选择性的混合固定相,进一步采用动态磁涂覆的方法制备开管毛细管电色谱柱.通过考察这种色谱柱中不同种类固定相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对电渗流的综合影响,从理论上说明了其电渗流的特征.分别在不同固定相配比及不同涂覆长度条件下进行实验,理论与实验结果相符,证实通过调节固定相配比或磁铁对数可以便捷地凋节电渗流的大小.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
电渗流
,
纳米固定相
张维冰
,
张丽华
,
张凌怡
,
张玉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4.002
以离子交换和反相固定相构成的混合固定相电色谱中,溶质迁移在受到疏水、离子交换作用的同时,对于带电溶质而言,还受到电泳迁移的影响.根据离子独立迁移原理,结合色谱过程中的多种相互作用,得到了描述溶质表观迁移速率与其各形态迁移速率、各种相互作用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表达式;讨论了混合模式电色谱中流动相的pH及其中的有机调节剂浓度、混合固定相配比等对电渗流的影响及不同形态溶质在柱内的输运特征.结果表明,在电色谱中采用混合固定相可以在较大的pH和有机调节剂浓度范围内得到较强且稳定的电渗流.pH通过改变溶质的形态影响分离;有机调节剂对中性溶质的影响满足一般反相电色谱中的规律;竞争试剂对带电溶质分离的影响较大,它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改善峰形,但是由于电泳作用的调节,其作用并不如一般离子交换色谱中对选择性的影响大.
关键词:
毛细管电色谱
,
混合固定相
,
输运
,
溶质
张凌怡
,
平贵臣
,
张丽华
,
张维冰
,
张玉奎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5.005
采用二元致孔剂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微电渗流毛细管原位柱.与三元致孔剂制柱方法相比,具有制备过程简单、重复性好、能够方便地通过改变致孔剂配比来改变柱床的孔径和孔结构的特点.得到的毛细管柱内部结构均匀,通透性好.通过对改变不同致孔剂配比所制备的原位柱的孔结构特征及电渗流情况考察,及对柱长和柱径与电渗流的关系的探讨,发现制备的原位柱在较高pH值和较高的有机改性剂浓度条件下,电渗流均能保持在较低值,可以适应不同电泳分离模式的需要.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微电渗流
,
毛细管原位柱
,
致孔剂
罗福文
,
陶定银
,
赵鹏
,
张凌怡
,
贾玉杰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034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胃癌相关标志物是目前胃癌研究的热点,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针对组织蛋白质提取物非常复杂的特点,并根据疏水性的差异,采用反相液相色谱对正常及癌症组织提取蛋白质进行分离.通过比较正常及癌症组织提取蛋白质的谱图差异,收集并酶解差异最大的保留时间为45~47 min的馏分,采用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LC-MS/MS)鉴定其酶解产物.鉴定结果显示,正常及癌症组织中的共有蛋白质为9个,正常组织中有6个特异蛋白质,而癌症组织中有17个特异蛋白质.通过进一步分析,筛选出胃癌组织中含有的丰度较高的两个蛋白质.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这些蛋白质,能为将来的药物靶点、药物作用通路研究提供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
液相色谱-多级质谱法
,
特异蛋白质
,
癌症
,
胃组织
雷雯
,
张凌怡
,
万莉
,
朱亚仙
,
覃飒飒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977
以具有22个不同种类手性中心的新型大环抗生素伊瑞霉素为手性选择器,基于环氧基团高反应活性的特征,将伊瑞霉素用一步法键合到甲基丙烯酸酯整体柱表面制备伊瑞霉素键合手性毛细管整体柱.通过对制备条件进行优化,证实该制备方法可在较宽的pH范围(6.0~9.0)内进行,方法简单易行,反应条件温和.应用制备的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在毛细管电色谱模式下,对5种手性氨基酸对映体和手性药物罗格列酮对映体进行拆分,均得到了基线分离,说明伊瑞霉素手性固定相具有较强的手性拆分能力.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6种对映体的分析时间均小于4 min,分析速度快.通过对有机调节剂、缓冲液pH值和缓冲盐浓度等分离条件进行系统考察,初步探讨了该手性毛细管整体柱对不同溶质的手性识别机理.
关键词:
伊瑞霉素
,
大环抗生素
,
手性整体固定相
,
毛细管电色谱
,
对映体
李笃信
,
张凌怡
,
李彤
,
杜一平
,
张维冰
色谱
随着蛋白质组学、本草物质组学等组学概念的提出,所需分析的样品的成分越来越复杂,因此具有强大分离能力的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二维液相色谱中第二维的分离性能和速度是整个分离系统性能的关键.基于捕集柱模式,我们采用经特殊设计的流路系统,使得双捕集柱型接口具有预分离的功能.样品从第一维流出以后被富集在捕集柱1的柱头,经过脱盐后,正冲捕集柱,捕集柱1与第二维色谱柱联用对富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增加了第二维分离效率.当捕集柱上的样品全部被洗脱到第二维色谱柱上时,捕集柱2已经完成对第一维洗脱液中样品的捕集和脱盐,此时将阀进行切换,捕集柱2与第二维色谱柱直接相连进行洗脱.循环切换捕集柱1和捕集柱2,维持较高的阀切换频率,实现了第二维色谱柱的连续洗脱.因此保证了第二维分离具有较快速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使用35 mm长捕集柱和十通阀为接口,以弱阴离子交换(WAX)色谱为第一维分离模式,以反相(RP)色谱为第二维分离模式,构建了WAX-RP二维液相色谱系统(2D-LC system).以小鼠血清为样品对系统进行了初步评价.色谱流出曲线出现了明显的界面现象,这是由于捕集柱流动相中含有的较多盐分流出时的背景吸收造成的.同时,由于界面两侧的流动相黏度不同产生了黏性指进(VF)现象.当第二维色谱柱长度为50 mm时,理论上可将第二维分离效能提高70% .该接口可以应用于多种二维液相色谱模式,适用于蛋白质组学和本草物质组学研究中对于复杂样品的分离分析.
关键词:
全二维液相色谱
,
改进型捕集柱接口
,
小鼠血清
,
蛋白质组学
黄兰淇
,
周魏华
,
陈义旺
,
张凌怡
,
万益群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2003
万古霉素作为一种大环抗生素,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在充分考虑万古霉素分子结构特征的情况下,采用戊二醛间隔臂法制备了万古霉素键合固定相,在反相、亲水、离子交换等分离模式下研究了其色谱分离性能.结果表明,当流动相中有机调节剂含量较低时,该色谱柱表现出典型的反相色谱分离模式特征;随着有机调节剂含量的增加,逐渐转变成亲水模式,分离特性发生明显改变.由于万古霉素分子结构中含有可以解离的氨基,因此该固定相也能够用于阴离子交换模式下的分析方法的发展.分别在反相、亲水和阴离子交换模式下,将其应用于扑尔敏等多种非对映体药物和新型甜味剂甜菊糖的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仅通过改变分离条件,即可在3种不同分离模式下完成分离.这些结果可以为新型色谱固定相的设计,以及发展采用特殊结构改性基团的色谱固定相在相应分离模式下的分析方法提供指导.
关键词:
万古霉素
,
固定相
,
分离模式
张凌怡
,
王兵兵
,
上官露露
,
张润生
,
陈建虎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6028
固定化酶反应器作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bottom-up”策略重要的组件,具有酶解快速、酶解效率高、酶稳定性和活性高、简单易操作、能够与多种检测方式联用等优点,对于发展高效快速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做简单的概述,着重介绍酶的固定方法、固定化酶的载体、用于固定的酶的种类。近几年固定化酶反应器的研究集中于提高固酶量、保持酶活性、增加酶解效率、减小非特异性吸附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纳米材料、整体材料等新型载体,提高载体亲水性,采用多酶同时酶解等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固定化酶反应器的性能,提高蛋白质的鉴定效率。
关键词:
固定化酶反应器
,
酶
,
载体材料
,
蛋白质组学
,
制备
张凌怡
,
王智聪
,
张维冰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2.0904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测定葡萄汁、皮和籽中羟基桂皮酒石酰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采用的色谱柱为Waters UPLC HSS T3(15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含0.1%甲酸的水-乙腈体系,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柱温35℃;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多反应检测模式.对单香豆酰酒石酸酯和单阿魏酰酒石酸酯,其含量以单咖啡酰酒石酸酯当量表示.结果表明,单咖啡酰酒石酸酯在25 ~2 000 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9);检出限为0.25 μg/L,定量限为25 μg/L;在250、750、1 200 μg/L添加水平下单咖啡酰酒石酸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7.7%~9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5%.实验结果表明,葡萄汁、皮和籽中羟基桂皮酒石酰酯类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显著.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回收率高、准确性好,可用于葡萄产品中单咖啡酰酒石酸酯、单香豆酰酒石酸酯和单阿魏酰酒石酸酯的分析.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羟基桂皮酒石酰酯
,
单咖啡酰酒石酸酯
,
单香豆酰酒石酸酯
,
单阿魏酰酒石酸酯
,
葡萄汁
,
葡萄皮
,
葡萄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