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提高金回收率的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

张之明 , 武仁杰 , 张传柱 , 栾凤东 , 姜悦文

黄金 doi:10.3969/j.issn.1001-1277.2010.07.011

胶东某矿业公司矿石中金以细粒包裹金为主,泥质矿物含量较高.多年来,金的回收率较低.针对矿石性质,进行了磨矿细度(粗选尾矿再磨)、改善药剂制度等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金的回收率提高了3.63 %,企业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300余万元.

关键词: 细粒包裹金 , 尾矿 , 再磨 , , 浮选 , 回收率

提高某矿山选矿技术经济指标试验研究及生产实践

张之明 , 张传柱 , 徐平 , 周泽龙 , 王永久

黄金 doi:10.11792/hj20140816

针对福建省政和县香炉坪矿业公司选矿厂矿石性质差异较大、磨矿细度较低、药剂制度单一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及技术改造。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原工艺流程的磨矿细度和药剂制度进行了调整,以及对磨矿分级流程进行了技术改造。通过生产实践,浮选尾矿中金、银品位分别降低了0.06 g/t、16 g/t,提高了选矿回收率,年可增加企业经济效益500余万元。

关键词: , 磨矿细度 , 药剂制度 , 浮选 , 尾矿品位 , 技术改造

削壁式充填采矿法在大柳行金矿的试验研究及应用

汪仁健 , 李杰锡 , 张传柱 , 尹旭岩 , 彭康

黄金 doi:10.11792/hj20161106

削壁式充填采矿法在开采急倾斜极薄矿脉时可显著降低采矿贫化损失,实现矿岩分采。针对大柳行金矿采用浅孔留矿采矿法开采存在的问题,结合矿区工程实际情况,开展了削壁式充填采矿法的试验研究及应用。根据源口新井矿区生产实际得出矿区矿块的生产能力达45 t/d,矿石贫化率由原15%降低为10%,采矿损失率由原16%降低至11%,矿区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体 , 削壁式充填采矿法 , 矿柱回收 , 采空区处理

急倾斜极薄矿脉采矿方法试验研究与应用

张传柱 , 曲展鹏 , 刘剑 , 徐壮飞 , 王晓欢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608

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存在作业空间狭小、深部地压强烈、配矿困难等问题,国内外矿山普遍存在着采矿损失率大、矿石贫化率高,脉外采准工程量大,机械化程度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地压管理难,经济效益差等不足.以大柳行金矿燕山矿区急倾斜极薄矿脉开采为工程背景,介绍了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试验过程.工程应用表明: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具有生产能力大,工艺过程简单,采矿成本低等优点;可有效防止地表塌陷,提高矿石回收率,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显著,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急倾斜极薄矿脉 , 无底柱 , 浅孔留矿 , 嗣后充填

房柱式盘区阶段空场联合崩落采矿法在红岭矿业公司的应用

张建伟 , 纪晓飞 , 张传柱

黄金 doi:10.11792/hj20160909

红岭矿矿体是典型的急倾斜极厚大矿体,由于矿体倾角和厚度的限制,在采用阶段深孔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时,存在存窿矿量较多、矿石贫损较大、采场顶板暴露面积大、地压管理困难等难题。根据现代矿山发展趋势并结合当前红岭矿生产的实际难题,设计并提出了垂直走向堑沟出矿结构的盘区空场崩落联合采矿法。新采矿方法出矿堑沟与矿体走向垂直,矿体上下盘同时布置脉外出矿巷道,矿房空场采矿法回采,矿柱崩落采矿法回采,无轨铲运机连续出矿,深孔、中深孔联合崩矿等采矿工艺,并在矿山生产实践中得到应用,使得采场生产能力达1000 t/d,矿石贫化率和采矿损失率大幅下降,分别降为7.70%和4.66%,矿山技术和经济效果良好。

关键词: 急倾斜极厚大矿体 , 开采方法 , 底部结构 , 垂直走向堑沟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