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旭
,
许令峰
,
张仁波
,
毛卫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采用热模拟变形的方式在跨越奥氏体/铁素体转变的1100℃~800℃温度范围内观察了W1300无取向硅钢,在不同的模拟热轧变形流程中应力应变曲线的演变规律,并对比分析了热变形后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奥氏体区终轧之后相变得到的等轴铁素体组织难以再经加热粗化.铁素体区终轧后热轧组织的变形特征明显,内在的变形储存能可以推动高温卷取或常化退火过程中铁素体基体的静态再结晶,并获得粗大晶粒.铁素体与奥氏体变形抗力的明显差异会造成两相共存时热轧变形的不稳定性.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热变形
,
再结晶
,
相变
薛锋
,
张仁波
,
于爱霞
,
丁恩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不同配比的聚苯乙烯/聚碳酸酯(PS/PC)共混体系的结构与力学性能及彼此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增容剂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SEBS-g-MAH)对共混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PS/PC表现出2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而PS/PC/SEBS-g-MAH则只有1个Tg.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表明,PS为连续相,PC为分散相,而且SEBS-g-MAH的加入使PS与PC的界面变得模糊.可见增容剂对共混体系具有明显的增容作用.共混物的冲击强度在PC用量大于30 phr时明显提高,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在低PC含量时较纯PS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随PC含量增加又逐渐提高;增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未增容的有较大提高;当PC用量约40 phr时共混物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
关键词:
聚苯乙烯
,
聚碳酸酯
,
增容
,
结构
,
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