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炭/碳化硅复合材料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的铰链传动与摩擦行为

张亚妮 , 张立同 , 成来飞 , 徐永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8.00501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了二维炭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全陶瓷基复合材料铰链试样. 高温燃气风洞实现了铰链试样在1800℃高温氧化气氛中传动与摩擦行为的试验模拟. 基于耦合应力等效模拟系统的开发, 采用摩擦力矩的变化表征材料的传动与摩擦行为. 对比分析了材料在室温与高温下以传动为背景的高载荷、低转速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 C/SiC复合材料铰链试样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稳定的摩擦力矩和对滑动时间的不敏感, 验证了材料在高温下更稳定、更可靠的高温摩擦性能及热承载能力. 高温下表面生成的氧化反应膜通过应力的重新分布起到有效的保护与润滑作用.

关键词: 炭/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 ,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 friction , transmitting , high temperature combustion environment

复合材料在传动过程中的摩擦磨损行为

张亚妮 , 张立同 , 成来飞 , 徐永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0298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了二维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 基于耦合应力等效模拟系统的开发, 采用摩擦扭矩的变化表征传动过程的摩擦磨损性能. 研究了以传动为背景的高载荷、低转速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 C/SiC复合材料以其较低的摩擦扭矩、低的磨损率特别是在高载荷下的较小变形验证了良好的耐磨特性以及承载能力. 相同条件下其磨损率只有Ti合金的1/10~1/20. 低转速下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 高载荷没有引起表面热裂纹.

关键词: 碳/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 ,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 transmitting motion , friction property

淤泥对水泥基节能材料热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亚妮 , 宋利园 , 王晓钧 , 周敏君 , 吉玉峰 , 马德功

材料导报

应用淤泥制备一种新型水泥基节能材料,探讨了淤泥对材料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和比较了淤泥用于制备节能胶凝材料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淤泥可用于制备节能材料,淤泥的掺入能显著提高这种新型节能材料的隔热效果.当骨料掺量为20%时,淤泥取代水泥掺量由10%增加到30%的过程中,试样的热导率降低了14%,达到0.261W/(m·K);由于外加剂的掺入为试样引入大量气孔,依据提出的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所得结果比实验测量值平均高0.065W/(m·K).因为淤泥不具有水胶凝性,所以它的掺入导致节能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

关键词: 淤泥 , 节能胶凝材料 , 水泥 , 热导率

碳/碳化硅复合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分析

张亚妮 , 徐永东 , 楼建军 , 张立同 , 成来飞 , 陈志军

航空材料学报 doi:10.3969/j.issn.1005-5053.2005.02.010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得到不同密度和组分含量的C/C-SiC刹车盘试样.对C/C-SiC复合材料进行了摩擦磨损性能测试,平均摩擦系数达到0.23,摩擦稳定性达到0.43,线性磨损率为9.3μm/次·面,质量磨损率为2.6 mg/次·面.当C/C-SiC复合材料的密度增大(1.6 g·cm-3 →2.2g·cm-3),碳含量增大(35%→55%),摩擦系数和稳定性提高(约70%),且摩擦系数随制动次数增加的波动幅度减小;SiC含量升高则反之.C/C-SiC复合材料经过多次刹停测试,摩擦系数对制动次数不敏感,表现出良好的摩擦稳定性.经过连续刹车试验,摩擦系数不随表面的起始和最终温度升高而衰退,材料尚无热衰竭趋势.对C/C-SiC刹车盘试样的磨损表面形貌及缺陷进行了观察,发现表面磨损质量在航标允许范围内.

关键词: 碳/碳化硅(C/C-SiC)复合材料 , 化学气相渗透(CVI) , 摩擦性能 , 表面磨损

基于酚醛树脂的碳/碳复合材料在高温分解过程的微结构演变

张亚妮 , 徐永东 , 高列义 , 张立同 , 成来飞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1.006

采用热压成型方法制备碳/酚醛树脂预制体,再经高温碳化得到开气孔率为27%、密度约1.27 g/cm3并具有预期孔隙结构的碳/碳复合材料.研究了200~900℃预制体转化为碳/碳复合材料过程中,材料的密度、开气孔率、失重率、以及内部微观结构随温度的变化.分析了材料在高温分解过程中微观结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酚醛树脂主要在400~700℃大量分解,其分解速率约为其余温度范围的4倍,该温度范围失重率增加了14%、开气孔率增加了18%.在高于400℃时形成大量裂纹与孔隙,随着温度升高裂纹增多并进一步扩展,900℃碳化后形成一种连通的特征性微观裂缝网格模式.高温分解后碳/碳复合材料中总孔容约0.17 cm3/g,其中81%的孔隙半径在122.190~2.440μm范围内.

关键词: 碳/碳复合材料 , 酚醛树脂 , 微观结构 , 高温分解

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研究进展

张亚妮 , 任立勇 , 王丽莉 , 苗润才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6.05.001

光子晶体光纤的问世,使得光子晶体保偏光纤(Polarization maintained photonic crystal fibers,PM-PCF)的研究一直是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在综述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传输机理和保偏原理进行分析,评述了高双折射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各种设计方案,并进一步对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研究现状、应用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光通信 , 保偏光纤 , 光子晶体光纤 , 高双折射 , 聚合物光纤

椭圆芯扁六角聚合物光子晶体光纤的偏振特性

张亚妮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7.03.023

采用全矢量定域基函数模型,以聚合物PMMA为基材,研究了椭圆芯三角点阵扁六角结构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 crystal fibers,PCFs)的偏振特性,分析了其相位模双折射和群模双折射与相对孔间隔比的依赖关系,并与椭圆芯三角点阵正六角结构PCFs的研究结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椭圆芯扁六角结构PCF的偏振特性强烈的依赖于光纤的结构参数,由于色度色散的存在,在短波长段,群双折射远远高于相位模双折射,通过适当调节光纤的相对孔径和相对孔间隔比,有望在给定波长实现高双折射和零偏振模色散单模运行.该研究为高双折射聚合物光子晶体保偏光纤的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导波与光纤光学 , 光子晶体光纤 , 全矢量定域基函数 , 高双折射 , 聚合物

C/SiC复合材料在传动过程中的摩擦磨损行为

张亚妮 , 张立同 , 成来飞 , 徐永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7.02.022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了二维碳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基于耦合应力等效模拟系统的开发,采用摩擦扭矩的变化表征传动过程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了以传动为背景的高载荷、低转速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C/SiC复合材料以其较低的摩擦扭矩、低的磨损率特别是在高载荷下的较小变形验证了良好的耐磨特性以及承载能力.相同条件下其磨损率只有Ti合金的1/10~1/20.低转速下磨损机理以磨粒磨损为主,高载荷没有引起表面热裂纹.

关键词: 碳/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 , 化学气相渗透(CVI) , 传动 , 摩擦性能

炭/碳化硅复合材料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的铰链传动与摩擦行为

张亚妮 , 张立同 , 成来飞 , 徐永东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8.03.017

采用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制备了二维炭纤维增强碳化硅(C/SiC)全陶瓷基复合材料铰链试样.高温燃气风洞实现了铰链试样在1800℃高温氧化气氛中传动与摩擦行为的试验模拟.基于耦合应力等效模拟系统的开发,采用摩擦力矩的变化表征材料的传动与摩擦行为.对比分析了材料在室温与高温下以传动为背景的高载荷、低转速摩擦磨损行为及机理. C/SiC复合材料铰链试样在高温燃气环境中稳定的摩擦力矩和对滑动时间的不敏感,验证了材料在高温下更稳定,更可靠的高温摩擦性能及热承载能力.高温下表面生成的氧化反应膜通过应力的重新分布起到有效的保护与润滑作用.

关键词: 炭/碳化硅(C/SiC)复合材料 , 化学气相渗透(CVI) , 摩擦 , 传动 , 高温燃气环境

四面体掺杂尖晶石结构Co1-xRexCr2O4(Re=Li、Na、K、Rb)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杨志怀 , 张云鹏 , 张美光 , 许强 , 张亚妮 , 张蓉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15541/jim20150030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计算了 CoCr2O4及 Li、Na、K 和 Rb 四面体掺杂CoCr2O4的基态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一价离子四面体掺杂都导致晶格有微小的畸变,使体系的稳定性降低, Rb掺杂的体系最稳定;电子态密度的计算结果表明:掺杂体系的导带主要有Co-3d和Cr-3d轨道电子构成,掺杂离子改变了CoCr2O4导带的电子结构,主要引起了导带Co-3d态密度峰的下移,随着掺杂浓度的增大,费米能级进入价带更深;光学性质计算表明:掺杂体系的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并在低能区有很强的吸收,表明掺杂能极大地提高CoCr2O4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光催化效率。

关键词: 尖晶石结构CoCr2O4 , 密度泛函理论 , 电子结构 , 光学性质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