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曼平
,
尤显卿
,
马建国
,
黄世亮
,
张世军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7.04.029
用5.0kW横流CO2激光器对电冶钢结硬质合金DGJW40表面进行重熔处理,对重熔区显微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重熔区分为熔凝区、过渡区及热影响区,熔凝区组织细小且致密,由钢基体相和碳化物构成;大颗粒WC部分溶解、被碎化,小颗粒碳化物完全溶解;相比于钢基体,过渡区碳化物数量增多,该区的厚度与激光扫描速度成相反的变化;热影响区为相变硬化区,小颗粒碳化物也有所增多.经过激光重熔处理的DGJW40合金表层由WC、Fe3C、Cr7C3、Fe2W2C、Fe3W3C、α-Fe、γ-Fe等组成.
关键词:
激光重熔
,
电冶熔铸
,
钢结硬质合金
,
显微组织
,
碳化物
余琨
,
黎文献
,
张世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Ce对镁及镁合金晶粒细化效果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镁结晶时易形成粗大的柱状晶和扇形晶,加入微量稀土元素Ce后,晶粒被明显细化,柱状晶全部转化成等轴晶.在AZ31合金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Ce,晶粒由未细化前的约300 μm下降到约30 μm.稀土Ce在镁及AZ31合金中的固溶度很小,在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前沿Ce容易富集引起成分过冷形成新形核带导致晶粒细化.凝固过程中溶质再分配造成固液界面前沿成分过冷度增大是稀土元素细化镁及镁合金的主要机理.
关键词:
镁合金
,
AZ31合金
,
晶粒细化
,
稀土
张世军
,
马驰
,
叶柳
量子电子学报
doi:10.3969/j.issn.1007-5461.2008.03.015
提出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可行的方案.这个方案的原子-腔场系统由两个三能级原子和一个非共振腔组成,在原子与腔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同时注入经典场,由这个系统组成的方案可以很容易实现N比特原子簇态.在原子与腔场的作用过程中,因为腔场一直处于激发态,所以不需要在原子和腔场之间传送量子信息.这个方案有两大优点.一、不需要任何测量就能实现;二、对于原子与非共振腔场相互作用同时加经典场这个系统,他们的相互作用时间不会随着原子的数目增加而改变.这个方案在当前技术下很有可能被实现.
关键词:
量子信息
,
簇态
,
比特
,
非共振腔
,
经典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