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国
,
杜瑞奎
,
李延斌
,
高保娇
,
安富强
,
黄小卫
,
张永奇
,
徐旸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增刊(Ⅰ).020
将功能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化学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成功制得了功能接枝材料 PEI/SiO2;采用表面印迹技术,以 Sc3+为模板离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对硅胶表面的PEI大分子链进行了交联,同时实现了 Sc3+离子的印迹,制得了Sc3+印迹材料 IIP-PEI/SiO2.采用静态法研究了 IIP-PEI/SiO2对 Sc3+的结合特性与识别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Sc3+印迹材料 IIP-PEI/SiO2对Sc3+具有强的结合亲合性与优良的识别选择性.IIP-PEI/SiO2对Sc3+的结合容量可以达到1.08 mg/g,结合行为服从 Freundlich 单分子层吸附.相对于 Al3+离子和Fe3+离子,IIP-PEI/SiO2对Sc3+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4.21和5.73.对模拟和实际赤泥酸浸液进行了研究,实现了Sc3+的高效回收.另外,IIP-PEI/Si O 2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表面印迹
,
聚乙烯亚胺
,
硅胶
,
钪离子
,
赤泥
张立眉
,
高建峰
,
王宇
,
胡拖平
,
安富强
,
欧国利
,
王艳君
,
王军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5.020
以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Cu(Ⅱ)为模板离子,环氧氯丙烷(ECH)为交联剂,制得交联印迹材料Cu-ECMC.研究了该材料对模板离子的结合性能与识别选择性.探讨了溶液的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该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Cu-ECMC对Cu(Ⅱ)可产生吸附作用,最大吸附量达到44.3mg·g-1;pH=3.0时,相对于La(Ⅲ),对Cu(Ⅱ)的选择性系数可达到15.57.印迹材料对铜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关键词:
壳聚糖
,
印迹材料
,
吸附
,
识别选择性
,
铜离子
安富强
,
岳晓霞
,
郭旭东
,
王何阳
,
李敏
,
杜瑞奎
,
王靖雯
,
袁志国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9.043
以 D301树脂为载体,先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再用乙二胺进行改性,制得胺基化改性树脂D301-g-APGMA.对D301-g-APGMA进行了FTIR及XPS表征,并考察了 D301-g-APGMA 对 AuCl4-的吸附性能及识别选择性能.研究结果显示,D301-g-APGMA对AuCl4-表现出了优良的吸附性能和识别选择能力,在25℃、pH 值为2的条件下,静态吸附量可以达到276.74 mg/g;相对于 Cu2+与 Fe3+,选择性系数分别为713,374.此外,D301-g-APGMA具有优良的再生与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选择性
,
吸附
,
金
,
D301树脂
,
胺基化改性
雷青娟
,
张正国
,
高保娇
,
安富强
,
代新
,
万敏
,
高建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对羟基苯磺酸钠(SHBS)接枝到PGMA/SiO2微粒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大分子链上,成功地制备出一种新型的磺酸型螯合吸附材料SHBS-PGMA/SiO2,研究了其对Cd(Ⅱ)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SHBS-PGMA/SiO2对Cd(Ⅱ)有很强的螯合吸附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0.40mmol/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与Freundlich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式,并分别计算了吸附过程的焓变(△H)、吉布斯自由能变(△G)和熵变(△S)等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自发的吸热过程.
关键词:
螯合吸附
,
重金属离子
,
对羟基苯磺酸钠
,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安富强
,
李平
,
郑雪萍
,
曲选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制备La-Mg-Ni储氢合金,以La0.7Mg0.3Ni2.5Co0.5合金为例,探究最佳的工艺制度.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800℃时,合金为多相结构,包括(La,Mg)Ni3相、(La,Mg)2Ni7相、Mg2Ni相和微量的Co2Mg相;在该温度下,合金的最大放电容量达到最大值359 mAh/g,同时表现出最好的放电平台特性.
关键词: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
储氢合金
,
电化学性能
郑雪萍
,
李平
,
安富强
,
王国清
,
曲选辉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PCT设备和XRD对掺杂Ti和Fe的LiAlH4试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掺杂Ti和Fe都明显地降低了LiAlH4的放氢温度、放氢量和放氢速率,其中掺杂5mol%Fe试样的放氢温度降低最低,并且放氢量明显地高于掺杂Ti试样的放氢量;和掺杂5 mol% Ti的试样相比,掺杂5 mol%Fe的试样在第一分解阶段的分解速率明显低于前者;对于经过250 ℃热分解后的掺杂5 mol% Fe和1、3、5 mol%Ti的试样的XRD分析结果显示,掺杂催化剂并没有引起晶体结构的变化,也没有发现Ti和Fe相或含Ti和Fe的第二相的存在
关键词:
LiAlH4
,
添加剂
,
放氢
岳晓霞
,
张栋
,
杜瑞奎
,
张永奇
,
王靖雯
,
安富强
贵金属
将功能高分子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化学接枝在硅胶微粒表面,形成功能接枝材料PEI-g-SiO2;再以AuCl4-为模板离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为交联剂,将接枝在硅胶表面的PEI大分子链进行交联,同时实施AuCl4-的印迹,制备了AuCl4-印迹材料IIP-PEI-g-SiO2。采用静态法考察了IIP-PEI-g-SiO2对AuCl4-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IIP-PEI-g-SiO2对AuCl4-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与较强的记忆识别能力。吸附容量可以达到23.59 mg/g,相对于Cu2+,印迹材料对AuCl4-的选择性系数为32.45。此外,IIP-PEI-g-SiO2还具有优良的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冶金物理化学
,
聚乙烯亚胺
,
印迹
,
金
,
识别
,
硅胶
安富强
,
李延斌
,
高保娇
,
黄小卫
,
张永奇
,
徐旸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3.09.014
通过γ-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媒介,将功能大分子聚乙烯亚胺(PEI)偶合接枝到硅胶微粒表面,形成了接枝材料PEI/SiO2;以Fe2+为模板离子,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为交联剂,对化学键合在硅胶表面的PEI大分子链进行了离子印迹,制备了Fe2+印迹材料IIP-PEI/SiO2.采用静态法研究了IIP-PEI/SiO2对Fe2+的结合特性.实验结果表明,Fe2+印迹材料IIP-PEI/SiO2对Fe2+具有强的结合亲合性与优良的识别选择性.IIP-PEI/SiO2对Fe2+的结合容量可以达到1.98mmol/g,结合行为服从Freundlich单分子层吸附.相对于Ce3+与Pr3+离子,IIP-PEI/SiO2对Fe2+离子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5.57与20.63.另外,IIP-PEI/SiO2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关键词:
表面印迹
,
聚乙烯亚胺
,
硅胶
,
铁离子
,
稀土
吴宁宁
,
宋文娥
,
安富强
,
刘建红
,
田文怀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固相法合成了Al掺杂的高电压LiNi0.5Mn1.5-xAlxO4材料,研究了材料晶胞参数、材料可逆比容量、放电电压及循环性能随掺Al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掺Al量的增加,材料的可逆比容量在逐渐减小;当Al掺杂量为0.06(LiNi0.5Mn1.44Al0.06O4)时,样品具有最佳的循环性能,100周的容量保持率在97%左右。与此同时,使用以Al掺杂量为0.06的样品为正极,石墨为负极组装的全电池显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
关键词:
固相法
,
放电电压
,
Al掺杂量
,
可逆比容量
安富强
,
张剑波
,
黄俊
,
王浩然
,
李平
材料热处理学报
介绍了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发展及制备,并结合产业化实践经验,综述了在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一致性方面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出在该领域研发存在的不足和盲区,给出了后期应该加强研究和工程化改进的几个方向:在电池设计阶段,借助电池电化学模型确定各工序参数对一致性的影响程度,再确定其控制阈值;在电池制造阶段,提高生产过程中自动化水平和各工序之间的“节拍”衔接;在电池分选阶段,优化电池的筛选、分组工艺,考虑动态应用对一致性的影响;在电池组装阶段,考虑电池的摆放方式和摆放位置对一致性的影响;在电池使用阶段,通过电池系统的热、电管理措施,有效、及时地遏制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由于电池系统内温度分布造成的初始不一致性的恶化.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一致性
,
分选
,
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