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华
,
孙康宁
,
孙晓宁
,
朱广楠
,
李轩琦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1127
通过TEM、FTIR及XRD等检测手段对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管的表面改性及影响羟基磷灰石包覆的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 研究表明, 浓酸处理后, 碳纳米管表面产生大量官能团;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加入提高了碳纳米管与水的相容性; 实验中随着(NH4)2HPO4溶液的加入, 羟基磷灰石原位沉积并形成包覆层. 结果发现: 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适当的pH值和陈化温度是得到羟基磷灰石连续包覆层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hydroxyapatite
,
surface modification
,
coating
卢志华
,
孙康宁
,
赵冬梅
,
李爱民
,
孙晓宁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2007.04.003
主要研究了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不同因素对最终产物的影响.研究发现浓硝酸氧化处理可以在碳纳米管表面缺陷处引入大量羧基与羟基,这些官能团一方面可以提高碳纳米管在水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在溶液中可以吸附钙离子,进而原位合成复合材料.XRD分析表明pH值是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pH>10时,复合材料中仅有碳纳米管和羟基磷灰石两种物相,其中纳米级的短棒状羟基磷灰石均匀吸附在碳纳米管表面,与之形成较强的界面结合;pH值小于8时,复合材料由层片状的CaHPO4·2H2O和CNTs构成.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羟基磷灰石
,
复合材料
,
原位合成
于志云
,
孙康宁
,
李爱民
,
宋凯
,
孙晓宁
材料导报
介绍了碳纳米管的结构、制备、处理及性能,综述了碳纳米管/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碳纳米管/陶瓷基功能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复合材料制备中碳纳米管的分散、取向与阵列、烧损和复合材料的界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陶瓷
,
复合材料
,
制备方法
于志云
,
孙康宁
,
孙晓宁
,
李爱民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4.008
采用凝胶浇注成型工艺制备了纳米碳管/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坯体.研究了pH值、分散剂、固相含量(纳米碳管和羟基磷灰石在料浆中的质量分数)、分散工艺等因素对料浆和复合材料坯体性能的影响,对坯体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借助扫描电镜分析了坯体的微观组织.实验发现,料浆的pH值应控制在10~12的范围内;聚甲基丙烯酸铵的浓度为0.6%时,羟基磷灰石悬浮体流动性最好;十二烷基磺酸钠的浓度在SDS/CNTs=1%~2%时,纳米碳管/羟基磷灰石复相料浆的粘度最低;采用球磨法制备的复相料浆固相含量达到55%,复合材料坯体的抗弯强度达到57.403MPa.
关键词:
纳米碳管
,
羟基磷灰石
,
复合材料
,
凝胶浇注
卢志华
,
孙康宁
,
孙晓宁
,
朱广楠
,
李轩琦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7.06.022
通过TEM、FTIR及XRD等检测手段对原位合成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过程中碳管的表面改性及影响羟基磷灰石包覆的因素进行了系统探讨.研究表明,浓酸处理后,碳纳米管表面产生大量官能团;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加入提高了碳纳米管与水的相容性;实验中随着(NH4)2HPO4溶液的加入,羟基磷灰石原位沉积并形成包覆层.结果发现: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适当的pH值和陈化温度是得到羟基磷灰石连续包覆层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羟基磷灰石
,
表面改性
,
包覆
孙晓宁
,
孙康宁
,
朱广楠
材料导报
人类接触纳米材料一般通过下面3条途径:呼吸系统;皮肤接触;其他方式,如食用、注射之类.纳米材料通过上述途径进入人体,可能与体内细胞起反应,引起发炎、病变等,因此目前多针对以上接触方式进行纳米颗粒材料的毒性研究.从不同的接触方式介绍了纳米颗粒生物毒性的一些研究情况,对产生生物毒性的原理进行了探索,并对纳米颗粒材料安全性和降低危险性的方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颗粒
,
生物材料
,
接触途径
,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