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治国
,
侯环宇
,
刘宏强
,
薛峰
,
张鹏
,
陈文
,
孙中华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取向分布函数分析了无取向电工钢不同再结晶退火温度下的织构变化及织构对磁感应强度和铁损的影响,并计算了无取向电工钢的磁晶各向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实验钢的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Goss织构和立方织构组分显著增强,而{111}面织构强度却减弱.较高的退火温度有利于减小织构因子,提高磁感应强度.磁晶各向异性能计算结果显示,随着再结晶退火温度升高,无取向电工钢板的磁晶各向异性能降低.
关键词:
无取向电工钢
,
再结晶
,
织构
,
磁晶各向异性能
孙中华
,
章志仁
,
毛英
,
王卫国
,
彭杰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04.03.011
报道了用铅试金(留铅灰吹)-光谱法同时测定地质试样中痕量Pt、Pd、Ph、Ir、Os和Ru的方法研究.本方法将10~50g试样中的Pt、Pd、Rh、Ir、Os和Ru富集在7~35g铅扣中,然后通过留铅灰吹得到4~5mg铅金合粒,用发射光谱法可同时测定痕量Pt、Pd、Rh、Ir、Os和Ru.
关键词:
分析化学
,
铅试金
,
灰吹
,
地质试样
,
铂族元素
,
发射光谱
孙中华
,
曹晓明
,
马晓莉
,
彭会芬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合金化和球化工艺对超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了钢的组织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碳和铬含量相同的超高碳钢中加入同量的合金元素铝和硅时,铝可明显抑制锻造组织中网状或粗大的颗粒状碳化物的析出、细化珠光体组织和控制石墨形成。UHCS213Si和UHCS261Al钢经850 ℃×3 h球化退火处理后,都能得到较好的球化组织,其力学性能分别为:UHCS213Si钢,Rm=1 033 MPa,Re=734 MPa,A=149%;UHCS261Al钢,Rm=973 MPa,Re=677 MPa,A=182%。
关键词:
超高碳钢;合金元素;球化工艺;珠光体;石墨
孙中华
,
曹晓明
,
马晓莉
,
彭会芬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合金化和球化工艺对超高碳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了钢的组织形貌和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碳和铬含量相同的超高碳钢中加入同量的合金元素铝和硅时,铝可明显抑制锻造组织中网状或粗大的颗粒状碳化物的析出、细化珠光体组织和控制石墨形成.UHCS-2.13Si和UHCS-2.61Al钢经850℃X3 h球化退火处理后,都能得到较好的球化组织,其力学性能分别为:UHCS-2.13Si钢,Rm=1 033 MPa,Re=734 MPa,A=14.9%;UHCS-2.61Al钢,Rm=973 MPa,Re=677 MPa,A=18.2%.
关键词:
超高碳钢
,
合金元素
,
球化工艺
,
珠光体
,
石墨
陈夫山
,
苏林海
,
宋晓明
,
孙中华
膜科学与技术
利用尿素对醋酸纤维素(CA)进行浸泡预处理,然后移入邻二甲苯惰性体系中进行反应,探讨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预处理过程中尿素的质量分数为25%,预处理温度55℃,预处理时间5h,反应时间3.5h时,所得醋酸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AC)取代度可达到0.1.FT-IR表征可以证明成功合成出了CAC.用制备的CAC进行铸膜,CAC膜的拉伸强度及水通量要优于CA膜,同时研究得出随着取代度的升高,CAC膜的拉伸强度及水通量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CA)
,
尿素
,
醋酸纤维素氨基甲酸酯(CAC)
,
取代度
,
成膜性能
孙中华
,
孙道柱
,
刘洁
,
佟琛
,
张雲飞
,
彭会芬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维氏硬度计、拉伸试验机、热膨胀仪等手段,分别研究了Ti、Nb、Mo、Cr对热轧Fe-36Ni因瓦合金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相特征、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的影响.发现Ti和Mo的碳化物容易以圆形颗粒形式析出,Nb和Cr的碳化物则以短棒状形式析出.碳化物析出相的存在状态以及物理性质显著影响因瓦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热膨胀性能,其中,Mo合金化的因瓦合金具有最高的抗拉强度,而Cr合金化的因瓦合金则具有最大的热膨胀系数.
关键词:
因瓦合金
,
碳化物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刘洁
,
葛晶晶
,
孙中华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946
采用11种与因瓦合金成分含量相接近的镍基合金标准样品绘制校准曲线,建立了基本不需要样品处理即可对因瓦合金中14种元素( C、Si、Mn、P、S、Ni、Cr、Mo、Cu、Al、Nb、Ti、Co、Fe)同时测定的辉光放电光谱法。确定辉光光谱仪检测因瓦合金的最佳条件:模块电压和相电压分别为8.22 V和3.82 V;功率为70 W;冲洗时间为80 s;积分时间为60 s。以各元素质量分数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光谱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各元素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采用实验方法对因瓦合金实际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Cr、Ni、Mo、Ti、Fe的质量分数均大于0.3%,各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均不大于1%;C、Si、Mn、P、S、Cu、Al、Nb、Co的质量分数均小于0.3%,各元素测定值的RSD(n=11)均小于5%。将实验方法应用于对因瓦合金样品中14种元素的测定,测得结果与滴定法测定Ni和Fe、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测定C和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Si、Mn、P、Cr、Mo、Cu、Al、Nb、Ti和Co元素的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辉光放电光谱法
,
因瓦合金
,
碳
,
硅
,
锰
,
磷
,
硫
,
镍
,
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