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丽
,
马晓燕
,
屈小红
,
覃宇夏
,
陈芳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5.001
从纳米SiO2三种不同的分散工艺(研磨法、偶联剂表面处理法和高速均质剪切法)着手,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得SiO2/氰酸酯(CE)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镜分析(TEM)、扫描电镜分析(SEM)和热失重分析(TGA)研究了三种分散工艺对纳米SiO2的分散以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磨对纳米SiO2的分散优于高速均质剪切,偶联剂表面处理分散较差;高速均质剪切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提高程度优于研磨法,当纳米SiO2含量为1phr时,高速均质剪切所得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比纯CE提高35.0%和12.1%;当质量损失为5%时复合材料的热分解温度较纯CE提高23.8℃;偶联剂表面处理法则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热分解温度.
关键词:
纳米SiO2
,
氰酸酯
,
纳米复合材料
,
研磨
,
偶联剂表面处理
,
高速均质剪切
袁莉
,
马晓燕
,
梁国正
,
刘海林
,
黄韵
,
姚雪丽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6.04.007
采用有机累托石(OREC)改性不饱和聚酯,制备OREC改性的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三元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研究其耐介质性、耐紫外光老化性及耐热氧老化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探讨OREC改性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采用OREC能改善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OREC的质量含量为2%时,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与未改性的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相比,弯曲强度增加了14.0%,弯曲模量增加了22.4%,层间剪切强度增加了8.2%,且改性后复合材料的耐水煮性能、耐碱性、耐紫外光性能及耐热氧老化性能均提高.
关键词:
有机累托石
,
不饱和聚酯
,
力学性能
,
增强机理
,
复合材料界面
姚雪丽
,
马晓燕
,
陈芳
,
屈小红
复合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851.2006.03.011
采用高速均质剪切法制备了SiO2/氰酸酯(CE)纳米复合材料,并对该体系的静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当SiO2含量为0.30 wt%时,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达最大,增幅为88.9%;当SiO2含量为0.15 wt%时,材料的弯曲强度达最大,增幅为20.0%.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和高温损耗模量较纯CE树脂有明显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比纯CE提高了31.2℃,热分解温度在SiO2含量为0.30 wt%时达最大,失重为10%时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25.7℃.
关键词:
纳米SiO2
,
氰酸酯
,
纳米复合材料
,
静态力学性能
,
动态力学性能
,
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