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2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铜单晶的定向方法研究

唐世红 , 赵北君 , 朱世富 , 肖怀安 , 姚超 , 何知宇 , 陈宝军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改进的垂直布里奇曼法生长出外观完整、表面光滑、尺寸为φ15 mm×35 mm的Cu单晶体,报道了一种铜单晶定向的新方法.将生长出的铜晶锭在浓度为40%的硝酸溶液中浸蚀10 min左右,晶锭表面出现取向一致的反光面,用激光正反射法对其表面的反光面进行初步定向,再参照X射线衍射回摆谱对晶面进行修正,得到了铜晶体的(111)、(200)和(220)晶面,进而得到任意所需的晶面.该方法对于制作铜单品器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铜单晶 , 定向 , 激光正反射法 , X射线衍射

硬脂酸钠对包铝纳米二氧化钛的有机改性

成庆堂 , 聂天琛 , 姚超 , 徐斌海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4.002

利用硬脂酸钠对表面包覆氧化铝的纳米TiO2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红外光谱(IR)、热分析(TG-DTA)、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润湿性及分散性实验等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热分析表明氧化铝和硬脂酸钠都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TiO2表面,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经测量,纳米TiO2表面的硬脂酸钠质量分数约为9.1%.润湿性及分散性实验表明,经氧化铝和硬脂酸钠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粉体由亲水性变成了亲油性.

关键词: 硬脂酸钠 , 氧化铝 , 纳米二氧化钛 , 无机包覆 , 有机改性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晶粒生长动力学

李峰 , 姚超 , 成庆堂 , 徐斌海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8.01.007

以硫酸锌和碳酸铵为原料,用直接沉淀法制得纳米氧化锌的前驱体,然后煅烧得到纳米氧化锌.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可以控制粒子的大小,并用TG-DTG、XRD、BET和TEM等测试手段对前驱体和产品进行了表征.TG-DTG分析表明,前驱体为Zn4(OH)6CO3.TEM分析表明产物颗粒基本为球形.XRD和BET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纳米氧化锌晶粒迅速长大,并得出了纳米氧化锌晶粒生长的动力学规律.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 热处理 , 生长动力学

凹凸棒土有机改性的研究

张良 , 姚超 , 丁永红 , 李效棠 , 李连惠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11.012

采用饱和氯化钠对凹凸棒土进行离子交换,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并且通过XRD、FT-IR、TG-DTA、EDS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大约有9.0%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凹凸棒土的表面.离子交换对凹凸棒土的晶体结构、成分和有机表面改性的影响很小.

关键词: 离子交换 , 凹凸棒土 , 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 有机改性

纳米氧化锌的制备和表征

姚超 , 吴凤芹 , 林西平 , 汪信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12.004

以硫酸锌和碳酸钠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合成了分散性好的纳米氧化锌.采用TG、DTA、XRD、TEM和BET表征了纳米氧化锌.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 制备 , 表征

水热条件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

吴凤芹 , 姚超 , 王华林 , 范文元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12.010

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水热处理,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对水热处理前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了表征.研究了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水热反应时间对金红石型纳米二氧化钛形貌和晶粒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增加,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的生长速度减慢.随着水热反应温度的升高和水热反应时间的延长,纳米的晶粒尺寸和原始粒径逐渐变大.水热条件对纳米二氧化钛形貌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 金红石 , 水热处理 , 粒径 , 晶粒尺寸

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钛表面改性的研究

姚超 , 高国生 , 林西平 , 杨绪杰 , 陆路德 , 汪信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6.00315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表面包覆氧化硅的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了有机表面改性. 采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A)、透射电镜(TEM)和润湿性实验等分析手段对表面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 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 KH-570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TiO2的表面, 并形成了有机包覆层. 经测量, 纳米TiO2表面包覆的KH-570的质量分数约为7.42%~8.59%. 润湿性实验显示, 经KH-570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具有疏水性. 力学性能实验表明, 经KH-570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能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关键词: 纳米TiO2 , KH-570 , surface modification

有机表面修饰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

姚超 , 丁永红 , 李为民 , 王茂华 , 陆路德 , 汪信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438

首先制备出纳米二氧化钛水分散液, 然后通过蒸馏的方法, 把纳米二氧化钛粒子由水分散液转移到溶有硬脂酸的甲苯溶液中, 以确保纳米二氧化钛在有机相中进行表面修饰. 然后升温到不同的温度, 利用硬脂酸对纳米二氧化钛进行有机表面修饰, 研究了有机表面修饰温度对纳米二氧化钛微结构的影响. 采用红外光谱(FTIR)、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分析(TGDTG)、X 射线粉末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对有机表面修饰前后的纳米二氧化钛进行分析表征. 结果表明, 硬脂酸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之间存在双齿配位方式的化学键作用, 硬脂酸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单分子化学修饰层. 随着表面修饰温度的升高, 纳米二氧化钛的晶粒逐渐长大, 硬脂酸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化学包覆量逐渐下降, 硬脂酸分子间排列更加紧密, 硬脂酸包覆层由1nm变为2~3nm. 表面修饰温度对硬脂酸与纳米二氧化钛表面的结合方式影响不大.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 stearic acid , microstructure , modification temperature

凹凸棒石改性及在酚醛胶黏剂中的应用

罗士平 , 于海洋 , 姚超 , 刘文杰 , 左士祥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利用硅烷偶联剂A-1160(γ-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凹凸棒石(ATP),并制备了改性凹凸棒石/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通过FTIR、热重分析和TEM等技术对改性凹凸棒石以及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进行了表征.探讨了酚醛树脂合成工艺条件和改性凹凸棒石(A1160-ATP)用量等对胶黏剂剪切强度、游离甲醛含量和耐热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醛与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5∶1,氢氧化钠与苯酚物质的量比为1∶4,A1160-ATP用量为总质量的5%时,改性凹凸棒石/酚醛树脂复合胶黏剂的剪切强度提高到4.64MPa,游离甲醛含量降低到0.10%,A1160-ATP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酚醛树脂胶黏剂固化后的耐热性能.

关键词: 凹凸棒石 , 硅烷偶联剂A-1160 , 酚醛树脂胶黏剂 , 剪切强度 , 游离甲醛含量

纳米导电二氧化钛的研制

姚超 , 吴凤芹 , 林西平 , 汪信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3.07.007

采用化学共沉淀的方法在纳米二氧化钛表面包覆SnO2掺杂Sb2O5导电层,制得纳米导电二氧化钛.讨论了水解pH值、反应温度、SnO2的包覆率、m(SnCl4*5H2O)/m(SbCl3)、反应时间和热处理温度对纳米导电二氧化钛体积电阻率的影响.表征了纳米导电二氧化钛及其粒度分布.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 导电粉体 , 体积电阻率 , 二氧化锡 , 掺杂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