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明涛
,
李鑫
,
孙梅博
,
王增坤
,
姚晨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分别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广角X射线衍射(WAXD)、偏光显微镜(PO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E/PTT)共混物的相形态、熔融结晶、冷结晶和结晶形态.结果表明,在熔融混合挤出水冷的条件下,不同组成的混合物在无定型态都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但在冷结晶和热结晶过程中发生相分离并分别结晶.热结晶时,具有高过冷度的PET先结晶,然后PTT组分开始结晶,而且先形成的PET微晶可以成为PTT的结晶成核剂;而PTT发挥稀释剂的作用促进PET在高温结晶.冷结晶时,分子链柔顺性好的PTT先结晶,然后PET结晶.共混物的结晶尺寸较小.
关键词:
共混物
,
冷结晶
,
熔融
,
差示扫描量热
,
扫描电镜
闰明涛
,
宋洪赞
,
姚晨光
,
王素娟
,
白利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玻璃纤维(GF)/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材料断面较整齐,纤维与基体界面粘接牢固而拔出较少,表现出较强的整体承载负荷能力.部分暴露的GF表面仍附着大量树脂,说明纤维与基体间的界面粘接性能很好,GF的界面处理效果较好.复合材料熔体在剪切作用下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升高而下降.在相同剪切速率下,GF含量增加,非牛顿指数n增大,熔体黏度逐渐变小,且都低于纯PTT熔体黏度.粘流活化能随GF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玻璃纤维
,
界面
,
流变行为
,
拉伸强度
闰明涛
,
姚晨光
,
宋洪赞
,
王迎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短纤维复合材料的流变行为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复合材料的组成、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及温度对熔体流变行为、熔体黏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配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PTT/PEN短纤维复合材料熔体为假塑性流体,熔体表观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下降,且熔体黏度随着PEN短纤维含量增加而不断上升.随PEN短纤维加入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断裂强度、弹性模量均明显提高,无缺口冲击强度略有提高,说明PEN短纤维的加入对PTT起到了明显的增强作用而不降低材料的韧性.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聚对萘二甲酸乙二酯
,
短纤维
,
流变性能
,
增强复合材料
闰明涛
,
宋洪赞
,
王迎进
,
姚晨光
,
高俊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马来酸酐接枝三元乙丙橡胶/茂金属聚乙烯共混体系(PTT/EPDM-g-MAH/mPE)的相形态和流变行为.结果表明,增容剂EPDM-g-MAH可以明显改善PTT与mPE的相容性,但含量超过4%时分散相的数目增加、尺寸增大.PTT/EPDM-g-MAH/mPE共混物熔体为假塑性流体,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当EPDM-g-MAH的含量在0%~16%范围内时,共混物的非牛顿指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表观黏度、粘流活化能先增加后减小,并在4%时出现极值.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
,
茂金属聚乙烯
,
三元乙丙橡胶
,
流变学
,
相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