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全喜
,
唐顺兵
钢铁研究
为了探讨大型高炉的热控制措施,实现炉热水平的长期稳定和低燃料比生产,以太钢5号高炉6年多的生产实践为基础,对影响大型高炉热制度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分析,认识到热制度是在一定的原燃料质量下,各项操作制度共同作用时炉热水平的体现.5号高炉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实现了稳定生产,生铁w(Si)在0.35 %~0.55%,燃料比在505 kg/t以下.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热制度
,
操作制度
,
煤气流
,
燃料比
唐顺兵
钢铁研究
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是大型高炉实现操作炉型稳定和技术经济指标良好的基础.从太钢5号高炉4年多的生产实践出发,提出在下部通过控制合理的风速和鼓风动能,在上部通过逐步加大矿批,加重焦炭负荷和配以布料档位的及时调整等,煤气利用率50.5%以上和炉顶温度180℃以下.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煤气流分布
,
操作制度
,
技术经济指标
唐顺兵
钢铁
摘 要 太钢4350m3高炉3年多的生产实践表明,炉芯温度与大型高炉的炉缸侧壁温度及接受强化冶炼的相关性很强。本文尝试从焦炭质量,炉内煤气流控制和渣铁成分等方面来分析实现炉芯温度有效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
李红卫
,
唐顺兵
钢铁研究
太钢5号高炉投产以来,在稳定高炉操作方面作了很多努力.通过总结大型高炉生产操作和管理的实践经验,细化原燃料质量管理,实施4.50%以上高富氧率和190~200 kg/t高煤比操作,同时,采用硬质压入修复炉型和稳定使用小粒度烧结矿相配合来规整炉内煤气流,实现了煤比长期190 kg/t以上和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到67.1~69.2 t/(m2·d)的长期稳定生产.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煤比
,
利用系数
,
稳定运行
唐顺兵
钢铁
太钢4 350 m3高炉通过提升原燃料质量管理,采取高富氧率大炉腹煤气量操作下控制合理的煤气流分布、稳定燃料比和加强炉前作业等生产操作规程,使高炉利用系数逐步提高.2008-12后实现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2.40t/(m3·d)以上.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66.0t/(m2·d)以上.
关键词:
富氧率
,
炉腹煤气量
,
利用系数
,
煤气流分布
唐顺兵
,
闫魁红
中国冶金
从太钢5号高炉2009年后年均有效容积利用系数达2.52 t/(m3·d)、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69.2 t/(m2·d)的生产实践出发,认为大型高炉提高利用系数的措施有:精料,高富氧率,加强设备和操作管理,实现合理的煤气流分布和操作炉型的稳定,控制适当的炉腹煤气量指数下的低燃料比生产.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利用系数
,
操作炉型
,
燃料比
巩黎伟
,
唐顺兵
钢铁研究
为了降低烧结矿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5号高炉通过调整槽下装料顺序,研究小粒度烧结矿使用量和装入方式,将小粒度烧结矿准确布入炉内指定位置,消除其对料柱透气性带来的不利影响,力求炉况稳定顺行.措施实施后,5号高炉小粒度烧结矿使用比例逐步提高,达到6.5%~8.0%,吨铁小粒度烧结矿矿耗80~120 kg/t,小粒度烧结矿全部回收利用.
关键词:
高炉
,
小粒度烧结矿
,
回收利用
李夯为
,
唐顺兵
中国冶金
从太钢5号高炉近年来对合理操作炉型的认识和调整过程出发,通过分析一定操作炉型下炉况运行参数,煤气流分布特点,炉体各段炉衬温度、热负荷分布和冷却水温差等表征操作炉型的参数,以此来描述合理操作炉型下的炉况特点.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和探讨,大型高炉实现合理操作炉型的措施.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操作炉型
,
炉体温度
,
热负荷
,
水温差
,
控制
唐顺兵
中国冶金
太钢5号高炉投产4年多以来,通过对炉体热负荷,炉芯温度、炉前作业、稳定操作炉型防止风口曲损和控制入炉有害元素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提高了炉况稳定性,积累了一些大型高炉生产管理上的经验。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炉体热负荷
,
炉芯温度
,
有害元素
,
生产管理
李红卫
,
唐顺兵
中国冶金
大型高炉实现高煤比、高产量生产是高炉炼铁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太钢5号高炉2006年10月开炉,通过不断地学习、摸索和生产实践,2007年实现煤比180 kg/t和2009年有效容积利用系数达2.51 t/(m3·d)、炉缸截面积利用系数达69 t/(m2·d),炉况长期稳定顺行和高煤比、高产量成功生产.以此为基础,5号高炉逐步总结出大型高炉实现高煤比、高产量生产时的各项操作制度和参数的量化控制要求.
关键词:
大型高炉
,
煤比
,
利用系数
,
生产操作
,
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