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轧后冷却工艺对海洋平台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狄国标 , 周砚磊 , 姜中行 , 刘振宇 , 麻庆申

材料热处理学报

轧后采用空冷、加速冷却和两段式(前段超快冷+后段加速冷却,简称超快冷)三种冷却模式进行控制冷却,研究了冷却工艺对海洋平台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空冷工艺所得试验钢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马氏体,铁素体晶粒内位错密度较低,析出相数量较少,尺寸粗大;加速冷却所得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针状铁素体和细小弥散的M/A岛组成,铁素体晶粒较空冷工艺明显细化,位错密度提高,析出物细小弥散;两段式所得试验钢的相变组织主要为针状铁素体,板条明显细化,位错密度进一步提高,析出物细小而数量降低。三种冷却工艺中,空冷工艺所得试验钢的屈强比最低,塑性最好;加速冷却工艺所得试验钢的低温韧性最佳;而采用两段式冷却工艺所得试验钢抗拉强度最高。

关键词: 低温韧性 , 冷却工艺 , 屈强比 , M/A岛

Nb-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

陈俊 , 周砚磊 , 唐帅 , 刘振宇 , 王国栋

钢铁

通过双道次压缩试验研究了Nb-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确定了应变诱导沉淀析出前Nb-Ti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并建立了静态再结晶动力学模型。采用面积法及积分-能量法计算的软化率,很好地反映了微合金钢的静态再结晶行为及应变诱导沉淀析出行为。应变诱导沉淀析出的鼻尖温度在900~925℃之间,静态再结晶的临界温度(SRCT)高于950℃。

关键词: 微合金钢 , 静态再结晶 , 激活能 , 动力学模型 , 显微组织 , 析出物

回火温度对500MPa级海洋平台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周砚磊 , 狄国标 , 刘振宇 , 王国栋

材料热处理学报

对γ+α两相区淬火后的试验钢板进行300~600℃的回火处理,研究了回火温度对F500级海洋平台用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1 h回火试样拉伸过程中出现屈服平台,并且回火温度越高不连续屈服现象越明显;回火中,马氏体板条束合并长大,部分位错发生静态回复,密度降低,多边形铁素体含量增加,基体上有大量20~40 nm富Nb的(Nb,Ti)C析出;500~550℃回火可以获得优良的强韧性能,达到F500级别海洋平台钢的要求。

关键词: 海洋平台用钢 , 回火温度 , 析出物 , 冲击韧性

镍含量对海洋平台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狄国标 , 周砚磊 , 麻庆申 , 姜中行 , 刘振宇

钢铁研究学报

研究了空冷条件下,海洋平台用钢中的不同镍含量(WN=0.2%,0.53%,0.8%、1.11%)对其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镍含量较低时,所得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和马氏体,晶粒尺寸粗大;随着镍含量的增加,多边形铁素体量降低,针状铁素体量提高,M/A岛更加细小弥散,析出相由相间析出向均匀弥散析出转变,析出粒子尺寸降低;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镍含量增加而单调增加,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而韧脆转变温度先降低后增加,当WN=0.5%~0.83%时,试验钢具有最佳的低温韧性。

关键词: 海洋平台钢 , 析出 , M/A岛

FH550级海洋平台用钢冲击断裂行为实验研究

周砚磊 , 徐洋 , 陈俊 , 刘振宇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367

通过热模拟、拉伸和低温冲击实验,采用SEM,TEM,EDS和EBSD等手段研究了FH550海洋平台用钢的低温断裂行为.结果表明,轧态实验钢为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的混合组织,回火后为回火贝氏体组织;冲击断口多为韧窝断口,部分等轴韧窝底部有含Ca和Al的氧化物夹杂,个别试样呈现准解理断裂,存在尺寸大于10 μm的含Fe,Mn的碳化物夹杂,恶化韧性,导致冲击吸收功波动;断裂过程中裂纹扩展的主要方式为微孔聚合长大并与裂纹颈缩连结生长,同时存在的剪切扩展裂纹易受到由于塑性变形而聚集成团的富C硬相的阻碍,从而增加了裂纹扩展功.79.3%的大角度晶界比例以及7.61 μm的细小晶粒尺寸是获得优良低温冲击韧性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FH550海洋平台用钢 , 冲击韧性 , 大角度晶界 , 裂纹扩展 , M-A岛

(Nb,Ti)C在轧后卷取中的析出及对铁素体相微观力学特征的影响

徐洋 , 孙明雪 , 周砚磊 , 刘振宇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265

以复合添加Nb和Ti的微合金钢为研究对象,采用热模拟、显微硬度、透射电镜以及纳米压痕技术等方法对实验钢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和卷取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对组织演变及显微硬度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了(Nb,Ti)C在卷取中的析出规律及其对铁素体相微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冷却和卷取过程中的冷却速率的增加都能促进Nb-Ti实验钢从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向贝氏体组织转变,细化铁素体晶粒.在连续冷却条件下,实验钢的显微硬度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逐渐升高,而在卷取过程中由于较小冷却速率能够促进(Nb,Ti)C在铁素体中的形核和长大使得铁素体中存在大量均匀弥散分布的纳米析出物,提高了基体的强度,因此随着卷取过程中冷却速率的增加实验钢的显微硬度呈现降低的趋势.Nb-Ti实验钢中铁素体相的纳米硬度为4.13 Gpa,Young's模量为249.3 Gpa,普通C-Si-Mn钢铁素体相的纳米硬度为2.64 Gpa,Young's模量为237.4 Gpa,纳米析出物对铁素体相的纳米硬度的贡献达到1.49 Gpa.

关键词: 纳米析出物 , 冷却速率 , 纳米压痕 , 纳米硬度 , Young's模量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