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淑政
,
刘苏静
,
马宣宣
,
杨翠云
,
周世伟
,
夏传海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0.00716
设计组装了炭阱吸附装置,并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定了银杏叶和利马豆的挥发性有机物.采用炭阱吸附装置与固相微萃取(SPME)收集银杏叶的挥发性有机物,用GC-M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炭阱吸附装置对银杏叶挥发性有机物的富集效果优于SPME方法.实验还采用内标法对利马豆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了初步的定量,两次实验结果的重复性较好.由于炭阱吸附装置能够很好地收集植物的挥发性有机物,且可以进行多个样品的平行实验及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定量研究,因此炭阱吸附装置与GC-MS联用更适合用于实验室中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关键词:
炭阱吸附装置
,
气相色谱-质谱
,
挥发性有机物
,
银杏叶
,
利马豆
贺京哲
,
周世伟
,
吕家珑
,
徐明岗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7.05.2016112904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Fe-Cu-柱撑黏土(Fe-Cu-PILC)催化剂,并以单氯酚、二氯酚、三氯酚作为模式化合物,研究了氯酚中氯原子取代数目、取代位置对其降解动力学的影响,并探讨了氯离子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也基于费米分布函数对其降解动力学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显示,这种基于费米函数的半经验模型适用于模拟氯酚氧化降解动力学反应(R2>0.818).氯酚降解速率如下:3-氯酚(3-CP)>3,5-二氯酚(3,5-DCP)>2,3-二氯酚(2,3-DCP)>3,4-二氯酚(3,4-DCP)>2,5-二氯酚(2,5-DCP)>4-氯酚(4-CP)>2-氯酚(2-CP)>2,4-二氯酚(2,4-DCP)>2,4,6-三氯酚(2,4,6-TCP)>2,6-二氯酚(2,6-DCP).氯酚降解过程明显受到苯环氯原子取代数目、取代位置的影响,且氯原子取代位置具有更重要的影响:氯原子取代数目相同时,间位氯越多,降解越快,邻、对位越多,降解越慢.这主要通过影响表观速率常数k和半衰期t*得以实现.3,5-DCP降解表观速率常数k高达18.17 h-1,半衰期为0.2h,而2,6-DCP表观速率常数仅为0.64 h-1,半衰期为5.88 h.氯离子的存在对氯酚降解动力学过程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2,6-DCP、2,4,6-TCP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氯离子的存在延长了其半衰期(分别由5.88 h、4.29 h延长至9.00 h、5.99 h),而对3,4-DCP、3,5-DCP则几乎没有抑制作用.表明氯离子抑制邻位氯代程度高的氯酚降解而不抑制间位氯代程度高的氯酚降解.研究结果为深入揭示氯酚降解机理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提高含酚废水降解速率提供了技术参考.
关键词:
Fe-Cu-柱撑黏土(Fe-Cu-PILC)
,
氯酚
,
取代位置
,
取代数目
,
氯离子
,
费米分布函数
李谦
,
李博
,
魏永刚
,
周世伟
,
王华
稀有金属
doi:10.13373/j.cnki.cjrm.2016.05.013
所用氧化镍矿原矿含Ni 1.09%,Fe 9.12%,MgO 29.08%,属于典型的镁质氧化镍矿.原矿主要物相为蛇纹石(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和铁矿物,不同粒径的铁矿物嵌布在蛇纹石中.镍常以类质同象形式取代蛇纹石或铁矿物中的镁和铁,从该矿中经济地提取镍十分困难,为了有效利用这种氧化镍矿,本文借助热重-差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等,对N2氛围中镁质氧化镍矿在不同温度下(400 ~1300℃)焙烧后的样品的矿相转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经400℃焙烧后,矿相无明显变化.610℃焙烧后,发生脱羟基作用,蛇纹石(利蛇纹石和纤蛇纹石)转变为非晶态物质,样品中出现许多裂缝.800℃焙烧后非晶态物质重新结晶生成新的镁硅酸盐(镁橄榄石和顽辉石),比表面积明显减少.当焙烧温度上升到1300℃时,铁大量进入硅酸盐中,生成铁辉石.
关键词:
镁质氧化镍矿
,
焙烧
,
矿相转变
,
氮气气氛
张海培
,
李博
,
丁志广
,
魏永刚
,
周世伟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主要研究不同质量比的Fe2O3-NiO在氢气气氛下还原过程的非等温动力学.根据热分析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样品的质量损失曲线,获得了样品在非等温还原过程中的动力学曲线,并确定Fe2O3-NiO体系在氢气气氛下还原过程的最佳机理函数(G(α)=[-ln(1-α)]4),过程受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机理控制.结果表明:当样品中Fe2O3-NiO质量比从1∶2变化到2∶1时,还原反应过程的活化能从249.821 kJ/mol增加至390.074 kJ/mol;随着体系中NiO含量增加,还原反应开始的温度逐渐降低,还原产物物相由铁纹石相(Fe,Ni)和镍纹石相(Fe,Ni)逐渐转变为镍铁合金相(FeNi3),产物微观颗粒尺寸变得不均匀.通过建立数学模型,验证了反应过程中反应分数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关键词:
还原动力学
,
Fe2O3-NiO
,
镍铁合金
,
机理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