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水洗对生物质燃料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

邓磊 , 张涛 , 刘银河 , 刘艳华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不同水温通过浸泡的方式对小麦秸秆、稻壳和桐木木屑进行水洗,对原样和水洗后样品分别进行燃料特性分析、热失重分析和灰熔融特性分析,研究了水洗对生物质燃料特性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洗能有效脱除生物质中对锅炉运行造成危害的K,Na,Cl和S元素,使燃烧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和燃烧略有滞后,改善了小麦秸秆的灰熔融特性.随着水温增大,除Cl外,其他三种元素的脱除率单调变化,小麦秸秆的灰渣逐渐变"短".

关键词: 水洗 , 生物质 , 燃料特性 , 燃烧特性

煤气化中NO_x及其前驱物释放规律研究

林俊光 , 翁青松 , 武田直辉 , 刘银河 , 刘艳华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U型管反应系统,研究了氧浓度、气流速率和气化温度对神木煤气化过程中NO_x及其前驱物的释放规律.研究发现:气化时生成的HCN和NH_3总量比热解时大幅下降,表明O_2的引入抑制了H自由基的可获得性.随着氧浓度的增加,NO的收率先减后增,而NO_2收率几乎没有变化.氧浓度较低时,生成的高浓度CO阻止了挥发分氮向NO的转化.气流速率对含氮气相产物释放影响各不相同.低温气化产物以NO_2和HCN为主,NO_2主要来自进样期挥发分的缓慢氧化,而高温气化产物中的NH_3的生成主要来源于焦炭氮.

关键词: , 气化 , NO_x , HCN , NH_3

程序升温气化过程中氮的释放规律研究

刘银河 , 张晓燕 , 刘艳华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采用 U 型管反应系统研究了不同煤种在程序升温条件下在四种气氛中反应时燃料氮的释放规律.研究发现热解时主要的含氮产物为 HCN,如果煤中含有较多的氧,即使在惰性气氛下也会释放出 NO.没有检测到 NH3 的生成,证实NH3 来源于 HCN 在焦表面的二次反应.N2O 仅在有氧气氛中气化时生成,说明氧气是 N2O 生成的必要条件.气化时的总固定氮 TFN 高于热解时,且气化剂中 O2 含量越高则总固定氮 TFN 越高.

关键词: , 热解 , 气化 , 燃料氮

P掺杂对Ba(Co0.88Nb0.12)(1-x) PxO3-δ透氧膜透氧稳定性的影响

杨恭辉 , 丁伟中 , 吴成章 , 刘银河 , 张星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1.029

利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P掺杂的BaCo-NbO3-δ钙钛矿透氧膜片,研究了P掺杂对该透氧膜材料透氧率及稳定性的影响.在850℃下,BCN膜在透氧过程中有部分六方相生成,造成其透氧量急剧衰减,其透氧稳定性较差.掺杂P后,尽管初始透氧量有所下降,但其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在850℃下透氧50 h后,BCNP0.03的透氧量仅下降约5%,仍可达到1.5 mL/(cm2·min).XRD、TPD及热分析结果表明,P掺杂后抑制了材料中晶格氧的脱附,提高了相结构稳定性.

关键词: 透氧膜 , P掺杂 , 钙钛矿 , 透氧率 , 稳定性

BaCo0.7Fe0.2Nb0.1O3-δ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和研究

刘银河 , 丁伟中 , 姜兰 , 杨恭辉 , 张星星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03.041

主要研究了BCFN非对称透氧膜的制备.采用了3种不同的方式制备BCFN多孔支撑体,并对其渗透性能和孔隙分布进行分析,发现采用干压成型方式制备的多孔支撑体的综合性能较其它两者更为优越.同时在用浸渍工艺制备致密膜层的过程中,通过调整浆料浓度和浸浆时间可以有效地控制膜层厚度和完整性.在浓度为20%(质量分数)的浆料中浸渍2 min,可得到厚度约30 μm、没有裂纹且表面平整的致密层.透氧实验的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非对称膜的透氧率比致密膜提高了3倍左右且可以在850℃温度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关键词: 多孔支撑体 , 膜厚 , 浆料浓度 , 浸浆时间 , 透氧率

通风瓦斯处理系统燃烧特性研究

王一坤 , 刘银河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设计了一种催化燃烧系统,利用天然气和空气来模拟通风瓦斯进行催化燃烧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系统能有效实现通风瓦斯浓度低至0.15%的稳定自持燃烧,几乎不生成NOx.循环周期、空速和气体浓度都是影响系统自持性和反应率的重要参数.通过合理的参数设计,能够在实现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回收一定的热量.

关键词: 通风瓦斯 , 催化燃烧 , 流向变换

低氧浓度下煤燃烧特性的热重实验研究

王长安 , 刘银河 , 车得福

工程热物理学报

煤燃烧的部分过程是在低氧浓度下进行的,本文利用热重实验研究煤在低氧浓度下燃烧特性的变化,重点研究着火特性、燃尽特性和燃烧速率的变化;同时计算分析低氧浓度下,煤燃烧反应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低氧浓度下煤燃烧反应的TG和DTG曲线均向高温区靠近,着火温度基本不变,燃尽温度提高,燃烧速率下降;低氧浓度下燃烧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ko之间存在着补偿效应.

关键词: 低氧浓度 , 燃烧特性 , 热重分析 , 动力学参数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