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觐
,
孟利
,
朱国辉
,
毛卫民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X70,X80和X100 3种管线钢进行了取向成像分析.结果表明,尽管3种管线钢的强度级别不同,微观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但都具有相似的取向差择尤分布,其取向差主要分布在2°~15°和47°~60°区间,呈“双峰”分布特征.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奥氏体主要以K-S关系向中温铁素体转变,Dahmen的二维不变线模型验证了这一结果.K-S关系变体间特定的取向差关系是造成这3种管线钢取向差择尤分布的原因.
关键词:
管线钢
,
组织
,
取向差
,
相变
,
K-S取向关系
刘觐
,
朱国辉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4.00678
以作者前期提出的位错塞积模型为基础,结合断裂强度与晶粒尺寸的关系,建立了晶粒细化导致超细晶粒钢总伸长率降低的临界晶粒尺寸的计算模型.以晶粒尺寸从10 μm减小到0.2 μm为例,计算结果表明,钢的总塑性伸长率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首先呈现增加的趋势,但是当晶粒尺寸减小到大约2.5 μm后,随着晶粒尺寸的减小,钢的总伸长率不仅不再增加,反而出现了显著的降低,这一结果较好地吻合了近期超细晶粒材料研究的实验现象.本工作的研究说明,导致超细晶粒钢伸长率降低的主要机制在于当晶粒细化到一定程度后,晶界对位错源开动的阻力增大,由此导致的可动位错数目显著降低使得应变量显著减少.
关键词:
塑性
,
超细晶粒
,
晶粒尺寸
,
位错塞积
,
位错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