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明
,
岳明
,
张东涛
,
刘卫强
,
张久兴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643
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高能球磨技术及颗粒清洗、分级筛选工艺, 制备了具有较高矫顽力、颗粒尺寸分布狭窄的SmCo5纳米颗粒与纳米薄片, 利用XRD, SEM, TEM, 激光粒径分析(LPS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分别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尺寸分布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平均颗粒尺寸分别为9.8和47.5 nm的SmCo5 纳米颗粒, 其室温矫顽力分别为6.8×10$4和7.3×105 A/m; SmCo5纳米薄片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4 μm, 平均厚度为 75 nm, 具有明显的c轴织构和较强的磁各向异性, 其难磁化轴和易磁化轴上的室温矫顽力分别可达5.5×105和1.6× 106 A/m; SmCo5纳米颗粒和纳米薄片的矫顽力表现出显著的颗粒尺寸依赖性.
关键词:
SmCo5
,
nanoparticle
,
nanoflake
,
surfactant
,
high energy ball milling
,
magnetic property
刘荣明
,
岳明
,
张东涛
,
刘卫强
,
张久兴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643
采用表面活性剂增强高能球磨技术及颗粒清洗、分级筛选工艺,制备了具有较高矫顽力、颗粒尺寸分布狭窄的SmCo5纳米颗粒与纳米薄片,利用XRD,SEM,TEM,激光粒径分析(LPSA)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手段分别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颗粒尺寸分布及磁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平均颗粒尺寸分别为9.8和47.5 nm的SmCo5纳米颗粒,其室温矫顽力分别为6.8× 104和7.3×105 A/m;SmCo5纳米薄片的平均颗粒尺寸为1.4 μm,平均厚度为75 nm,具有明显的c轴织构和较强的磁各向异性,其难磁化轴和易磁化轴上的室温矫顽力分别可达5.5×106和1.6×106 A/m; SmCo5纳米颗粒和纳米薄片的矫顽力表现出显著的颗粒尺寸依赖性.
关键词:
SmCo5
,
纳米颗粒
,
纳米薄片
,
表面活性剂
,
高能球磨
,
磁性能
刘荣明
,
郭锋
,
娅娅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7.02.002
通过正交试验,以陶瓷层生长速度为主要研究指标,并结合陶瓷膜层的表观质量,对磷酸盐体系电解液配方进行了研究,确定适宜的电解液配方为:14.0 g/L Na5P3O10、0.5g/L NaOH、2.0g/L Na2WO3、2.0g/L EDTA二钠.微弧氧化陶瓷层基本相为α-Al2O3和γ-Al2O3,两相比例随电解液电导率的增大而提高.陶瓷层生长速度随电解液电导率的提高而增加,但过大的电导率将使表面质量下降.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磷酸盐体系
,
电解液
,
陶瓷层
,
电导率
,
铝合金
刘荣明
,
郭锋
,
李鹏飞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正向和负向电压对6063铝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形成的影响,并结合微弧氧化过程中正向电流密度的变化,对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提高正负向电压均有利于提高陶瓷层的厚度与均匀性当正负向电压从420V/120V提高到480V/200V时,陶瓷层厚增加了一倍;负向电压对陶瓷层形成的影响更加显著,当保持正向电压440V不变,负向电压从120V提高到200V时,层厚增加了约60%,均匀性明显提高.正负向电压提高时,通过试样的正向电量随之增大,而且与陶瓷层厚度之间有着较好的线性关系.正向和负向电压分别通过加快物质的迁移和强化膜层的击穿从而促进陶瓷层的形成.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铝合金
,
陶瓷层
,
电压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