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长勤
,
高博
,
魏寿庸
,
何书林
,
陈战乾
,
马英
,
刘艳荣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对工业化条件下添加返回炉料生产TA15钛合金加工材进行基础研究.将屑状、块状返回炉料进行净化处理后添加于TA15合金,经熔炼、锻造后制备不同规格棒材(d20~120 mm).对棒材进行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分析,并同未添加返回炉料棒材进行对比以考察添加返回炉料后棒材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添加返回炉料生产的TA15合金棒材完全满足标准要求;除强度略高外,组织、力学性能与未添加返回炉料的棒材基本相当,但需对返回炉料进行净化处理及加工材杂质元素进行控制.
关键词:
TA15钛合金
,
返回炉料
,
基础研究
,
显微组织
,
力学性能
陈战乾
,
王晓君
,
乔璐
,
刘新
,
刘艳荣
,
马勇军
,
丁长勤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4-3962.2004.08.006
研究了在工厂现有生产条件下,工业纯钛轧制板材(0.5~5.0mm)的抗拉强度与其铸锭氧含量、氧当量的函数关系.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采集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用铸锭氧含量、氧当量来计算板材抗拉强度的经验公式,并对其线性相关的显著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此经验公式是比较理想的,能起到指导实际工业生产的作用.
关键词:
钛铸锭
,
氧含量
,
氧当量
,
抗拉强度
,
回归方程
杨晓京
,
刘艳荣
,
杨小江
,
方聪聪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纳米压痕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对单晶锗Ge (100)、Ge (110)、Ge (111)3种晶向的表面进行纳米尺度下的摩擦磨损试验.在较大载荷的条件下,3种不同晶面取向的单晶锗磨损情况均呈现沟槽形式,沟槽两侧出现明显的碎屑堆积现象.在划痕试验过程中,单晶锗的磨损性能受晶面取向影响较小;单晶锗的摩擦力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而且,随着滑动速度的增大,晶体表面出现严重的磨损-沟槽损伤,沟槽两侧碎屑堆积的体积也越来越大,沟槽的深度也逐渐增大;单晶锗在较低载荷下,摩擦力基本保持稳定,但随着载荷的增大,单晶锗的摩擦力呈非线性增长,载荷增大一定值时,晶体表面发生明显的由塑性变形向脆性破坏转变的脆塑转变过渡过程,导致单晶锗表面发生脆性剥离,形成沟槽两侧碎屑堆积.
关键词:
纳米尺度
,
单晶锗
,
纳米压痕
,
各向异性
,
摩擦
,
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