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山
,
汪树军
,
梁文章
,
刘红研
,
马焕庆
,
孟凡宾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4.增刊(Ⅰ).007
以聚乙二醇(PEG)为功能材料、乙基纤维素(EC)为支撑材料,根据有机相分离法制备了聚乙二醇/乙基纤维素(PEG/EC)复合相变材料,其中 PEG的含量最大可达84.6%(质量分数).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热重分析仪(TG )等技术考察了PEG/EC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微观形貌、相容性及化学结构、蓄热性能及稳定性.结果表明,PEG/EC复合相变材料为不规则颗粒状粉末,PEG 与 EC 的相容性较好,分子间形成氢键而没有形成新的化学键.由于EC与 PEG 间形成的氢键及分子链缠绕等作用,使PEG/EC复合材料呈网络结构,使得 PEG 发生固-液相变时失去了流动性.PEG/EC 复合材料作为固-固相变材料,最大相变焓可达151.8 J/g,在温度低于80℃范围发生相变,稳定性可靠.
关键词:
聚乙二醇
,
乙基纤维素
,
有机相分离法
,
复合相变蓄热材料
李杰
,
汪树军
,
刘红研
,
刘宁
材料导报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聚合物空心纳米球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聚合物空心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包括自组装法、微乳液聚合法和模板法等,比较了各种制备方法的制备原理和优缺点,介绍了聚合物空心纳米球的表征手段,最后展望了聚合物空心纳米球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聚合物空心纳米球
,
制备方法
,
表征手段挝
张伟
,
汪树军
,
刘红研
,
于瑞华
,
潘惠芳
中国稀土学报
选择Ce(SO4)2·4H2O与H2NCSNH为引发体系,控制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6 h等工艺条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极添加剂-阳离子聚电解质P(AM-DMDAAC),其分子量在0.8×104~1.3×104范围内.通过测试阳离子聚电解质的电导率和研究循环伏安、热失重实验;结果发现,阳离子聚电解质P(AM-DMDAAC)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关键词:
合成
,
阳离子聚电解质
,
电化学性能
,
热稳定性
,
稀土
魏斌
,
汪树军
,
刘红研
,
刘宁
材料导报
以废旧聚苯乙烯泡沫板为成球材料,采用微封装法制备了具有高附加值的聚苯乙烯空心微球.考察了水油相质量比、第1次和第2次乳化搅拌速度、第一水相中乳化剂浓度和油相中聚苯乙烯浓度对聚苯乙烯空心微球振实密度及平均直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出最低振实密度为0.11g/cm~3、粒径为75~646μm的不同平均直径的聚苯乙烯空心微球.最后简要介绍了放大试验,并探讨了放大工艺中所用试剂的回收利用工艺,试验结果为该方法的工业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
废弃聚苯乙烯泡沫板
,
聚苯乙烯空心微球
,
微封装法
,
振实密度
,
平均直径
刘星
,
汪树军
,
刘红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低熔点石蜡为芯材,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为囊材,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低熔点石蜡相变材料微胶囊,石蜡含量为ω(石蜡)=46.15%.通过乳化稳定性实验确定了O/W乳化体系的乳化剂为OP乳化剂,水油比为4:1.正交实验表明反应温度和壳芯比是影响微胶囊石蜡含量的主要因素.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考察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热性能,其相变温度和焓值分别为14.74℃、98.59 J/g.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石蜡
,
相变材料
,
微胶囊
汪树军
,
刘红研
,
赵莉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1.04.011
测试分析了炭化条件对聚苯胺炭化产物元素组成和原子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随着炭化处理温度升高,炭化产物碳含量在逐渐增加,氢含量则在逐渐降低.但炭化处理的样品中仍保留有元素氢.炭化气氛对炭化产物碳氢原子比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惰性气氛中处理的样品碳氢原子比远高于还原性气氛中处理的样品.实验结果还发现:炭化升温速度越快,炭化恒温时间越长,炭化产物的碳氢原子比就越大.碳氮原子比随炭化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线性增大,氢氮原子比则随炭化处理温度升高出现起伏波动.在相同炭化条件下,还原性气氛中处理的样品碳氮和氢氮原子比都高于惰性气氛中炭化处理的样品 .
关键词:
聚苯胺树脂
,
炭化产物
,
元素组成
,
测试分析